金庸在內地的讀者絕對在瓊瑤之上;但若論對幾代內地讀者的情感、心靈之影響,瓊瑤明顯比金庸要大。喜歡讀金庸的人雖多,但稍有點腦子都不至於讀到走火入魔幻想練成絕世武功。可是喜歡瓊瑤小說者,則會受影響模仿小說情節去進行所謂的「談戀愛」。
人類性慾無師自通,但以性慾為基礎的「愛情」,則很需要有「武林秘笈」一樣的教科書去教人們施行「吸心大法」,獲得異性的歡心。
「文革」時期,「愛情」一詞被視為洪水猛獸,宣傳工具告訴人們無產階級只需要「戰鬥情誼」,「愛情」是腐朽沒落的小資產階級思想,腐蝕革命思想,消磨戰士鬥志。文學作品有愛情描寫都被視為淫穢書刊,即使像前蘇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無產階級文學里程碑式作品」,主人公的愛情也要受到批判。
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情感極度飢渴的那一代人被「恩准」可以談情說愛時,瓊瑤那些奶油朱古力般溫軟甜膩的小說,就成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開始不斷地「反攻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