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成功大權在握<br>美防長清洗軍中異己

閃電戰成功大權在握
美防長清洗軍中異己

一仗功成,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贏了。今天的五角大樓,「拉姆斯菲爾德主義」(RumsfeldDoctrine)壓倒「鮑威爾主義」(PowellDoctrine)。面對未來戰爭,美國勢必留下這套新主義的蓋印,大權在握的拉姆斯菲爾德開始「清理門戶」,要送走反對這套主義的將領,不管他們是一星、二星、三星還是四星將軍。

九一年波斯灣戰爭後,「沙漠風暴」英雄鮑威爾主張在所有戰爭都用強大軍力壓倒敵軍,就如《孫子兵法》被視為兵家必讀的戰書那樣,鮑氏這套策略亦被美軍視為不二法門。在這次伊拉克戰爭,美軍一度失利,鮑威爾在軍中的門生都向傳媒放話,指錯在拉姆斯菲爾德不聽「鮑威爾主義」。

向國會要求掌任命權
拉姆斯菲爾德不聽「鮑威爾主義」,主張「速戰速決」(RapidDecisiveOperations),利用美軍的空中優勢、高科技武器和行動敏捷的特種部隊,打閃電戰直搗敵方「主腦」,震懾敵軍,不用大軍出征。他這一套主張名為「拉姆斯菲爾德主義」。
戰爭失利、補給線遇伏令前線士兵捱餓時,拉姆斯菲爾德無話可說,只說他那套戰術是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法蘭克斯建議的。現在侯賽因政權崩倒,侯賽因家鄉失守,那戰術又被視為「拉姆斯菲爾德主義」。

除去不合用人事軍備
打倒了侯賽因政權,拉姆斯菲爾德手起刀落,要除去的是不能切合「拉姆斯菲爾德主義」的人和軍備。美國《紐約時報》周一報道,他已向國會提出議案,要求掌管軍人任命權,就是有權延長或提早送走將領。
他說過,「軍役有一個可怕的錯誤」,就是讓很多將領「花六個月向部下說哈囉,六個月了解新崗位職務,在最後六個月準備離職」。他在議案中提出,讓不能再擢升的一星和以上的將領拿十足津貼退休,由有才能的補上。他已開始為各級將領面試,找出候選人。
一些軍官批評,拉姆斯菲爾德正在軍中高層拔除異己,只保留「自己人」。對於這些批評,他無所謂,反正他也一直批評很多將領墨守成規,缺乏想像力。
除了在軍中安插親信,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拉姆斯菲爾德還準備向不合用於「拉姆斯菲爾德主義」的軍備開刀。在這次戰爭中,「布雷德利」戰車和M1「艾布蘭」坦克表現出色,但難於運送,可能使它們在新戰略主義下失色。

攻擊直升機研製叫停
美軍王牌「阿帕奇」直升機在戰爭中容易受小炮火攻擊,也使美軍新一代Comanche攻擊直升機研製可能被叫停。一心想把陸軍由十個師減為八師的拉姆斯菲爾德,已取消發展Crusader火炮項目。
「拉姆斯菲爾德主義」勢將影響美國未來幾年以至數十年的軍事判斷和作戰方法。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每日電訊報》

美軍周一手執重型機槍在巴格達各區巡邏,以穩定伊拉克民心。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