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在攻入提克里特前,已知裏面無伊軍大規模集結迹象,反抗不會大,但仍要出動重兵圍攻這座「空城」。軍事專家認為,美軍數支部隊同時開赴提克里特形成包圍之勢不簡單,深具戰略意義。
圍攻提克里特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至今伊拉克雖已有大部份地區在美軍控制下,但美國須拿下被視為侯賽因政權最後據點的提克里特,才能宣布戰勝。而且,一直有傳媒指侯賽因可能已逃回家鄉,惟有攻下該城,才能揭開他的生死之謎,為這場戰爭畫上圓滿句號。
更具戰略意義的是,美軍第四步兵師是美軍唯一的數碼化步兵師,成立至今未有實戰經驗,未展示強大戰鬥力,也未暴露弱點。
軍事專家指出,美軍實際上將伊拉克戰場當作改革美軍作戰思想和軍隊建設的試驗場,所以急欲派第四步兵師參戰。
美軍亦希望通過重兵圍城,對城內僅餘的伊軍形成強大心理壓力,使之棄城投降。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