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大師逆境投資有法

投資學堂:大師逆境投資有法

近日非典型肺炎持續擴散,對港人生命構成極大威脅,亦對香港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至於其影響性有多大,則頗視乎病毒何時真正受到控制。在此擾亂不安時刻,令筆者想起相反投資法(ContrarianInvesting)。投資者經常希望股價低殘時人棄我取、入市吸納賺取厚利,可惜事後才發覺低處未算低,股價距低位尚遠,類似例子在股市屢見不鮮。
如何有效地找到市場已處於真正低殘水平,到了人棄我取的吸納時刻?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相反投資法的書籍,筆者認為在美國較著名的相反投資法作家,應該是DavidN.Dreman,他撰寫了不少相反投資法的書籍,例如《PsychologyandtheStockMarket:InvestmentStrategyBeyondRandomWalk》、《Contrarianinvestmentstrategy:thepsychologyofstockmarketsuccess》及《ContrarianInvestmentStrategies:TheNextGeneration:BeattheMarketbyGoingAgainsttheCrowd》等,當中較著名的首推《ContrarianInvestmentStrategy》。由於Dreman是美國資產管理公司DremanValueManagement的主席及首席投資經理,現以相反投資法管理達80億美元資產,故其相反投資法並非無的放矢純理論。
另一方面,一代投資大師鄧普頓(JohnTempleton)亦是應用相反投資法的表表者,據聞早年鄧普頓常於某些國家經濟惡劣時刻大舉投資於該國的股份。筆者猜測,假若他現時仍有投資,則可能正密切留意港股的情況。

鄧普頓借錢出擊
筆者推算,現時鄧普頓應已年屆90多歲了,他於1937年已在華爾街從事基金投資工作,他著名之處是因鄧普頓是(其中)最早一個衝出美國,作環球性投資的投資家,在大部份美國投資者尚未察覺其他海外市場時,鄧普頓已先行出動,故在1990年代《NewYorkTimes》,稱他為「DeanofInternationalInvesting」(可譯作環球投資之父)。在退休之前,鄧普頓在美國投資界的地位與股神畢菲特齊名。
在美伊開戰之前,本欲講一段鄧普頓初出道時的投資趣史,卻一時找不到詳細資料,近日港人與非典型肺炎展開大戰,剛巧找到該段趣史,好在此刻與大家一談。約於兩三年前,筆者曾跟讀者略略談過,現重新再寫一遍。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鄧普頓指令其股票經紀在美國股票市場購入所有股價1美元或低於1美元的股份,每間公司約購入100美元,當時鄧普頓共投資了約1萬美元。隨戰事完結後的數年,他的1萬多美元本金竟升至4萬多美元,升值了3倍餘。更有趣的是,當年鄧普頓剛出道,基本上沒有這麼多資金,他的1萬美元本金竟然是跟他老闆借的。估不到向以穩健聞名,「行騎樓底也戴頭盔」的鄧普頓,年輕時卻這麼進取,竟用100%孖展投資,不要忘記1930年的1萬美元是筆很大的資金。更想不到的是,這筆錢正是他用以起家的資本。
其實在歐美不少機構投資者,亦常採用類似鄧普頓的投資策略,大多會在某些地區出現突發性動盪,如天災人禍之類,引致當地股市或其他資產價格低殘時,大舉出擊投資該地。這種逆向投資法當然不會是百發百中,但最終獲取優厚回報的情況頗多。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