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明被奪,只有滅亡」

「國家文明被奪,只有滅亡」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人類歷史最古老的文明搖籃地,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曾經在這裏屹立。古巴比倫的遺迹,今天就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不遠處,然而炮火的洗禮、幾天的搶掠潮,這裏經歷了一場文化浩劫,叫人類文明哭泣。

博物館17萬件古物遭劫毀
上周,美軍袖手旁觀,巴格達搶紅了眼的人,湧往伊拉克國家博物館搜掠。搶掠本來就不文明,搶掠者又哪裏想起文明,結果二十六尊歷史逾二千年的阿述王像都被「斬首」,超過十七萬件古物不是被掠走就是被砸爛。砍掉在地上的阿述王的頭,對着博物館內遍地的瘡痍,彷彿都為了有七千年記載歷史的伊拉克文明變得肢離破碎而哭泣。
巴格達這片土壤,經歷過多少遍外族軍隊的來來去去,七千年積累蒙塵的文明,許多就是藏在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但上周四美軍入城後爆發的搶掠潮中,看見很許多人湧至,有的拿着AK47步槍,有的只是婦孺。看着他們的瘋狂,博物館三十五歲的考古學家穆罕默德只有歎息:「一個國家的價值就在它的歷史。如果這個國家的文明被掠奪,那麼這個國家只有滅亡。」

英報:盼寶物已被侯運走
伊拉克的文化浩劫不止於國家博物館,一公里多外的伊立克國家圖書館也被縱火了。一二五八年,蒙古人侵略巴格達,曾破壞巴格達的圖書館;這一次,滿載了伊拉克七千年文物歷史、建於一九六一年的這間圖書館,卻栽於伊拉克人手裏。這裏原有數以萬計的古文獻和古籍,有從奧圖曼帝國(OttomanEmpire)一直記載至侯賽因政權的報章檔案,但現在只剩下灰燼。
看着國家歷史被毀,在美國受教育的四十四歲工程師納扎說:「我看見發生的事,希望侯賽因還在。」美軍不遏止搶掠潮造成這場浩劫,已為千夫所指。英國《每日電訊報》卻寫下一個黑色幽默的願望:侯賽因可能已將真正的無價寶運走,伊拉克古物還有被挽回的一線生機。
英國《每日電訊報》/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