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可能全面停飛,不少酒樓食肆決定暫時結業,酒店也不斷削減服務,甚至公共交通的運輸量也因市民減少外出而下降。也就是說,非典型肺炎已對香港經濟造成廣泛而又嚴重的影響,若果不迅速採取措施穩住經濟,減少企業及僱員所面對的困境,那港人將要面對疫症及經濟衰退的雙重威脅,令已非常難過、非常憂慮的日子更難過。
我們認為,政府及社會在短期內應從兩方面入手穩住經濟。其一是為受影響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短期周轉的資金,例如低息貸款,讓它們可以在生意突然急跌的情況下仍能維持一定的運作,不需立即關門大吉。其二是成立救災基金或緊急支援基金,讓受疫潮打擊最嚴重的行業的僱員可以申請資助或貸款,以紓緩他們突然而來的經濟困難。
應該看到,大量中小企業包括飲食、旅遊、零售、個人服務等都正面對需求大幅下降、收入大幅減少、回流現金不足的困境。由於中小企本身資金有限,當缺乏現金回流時,它們便連維持日常經營也有困難,更不要說撐幾個月待疫潮過去了。在這個時候若果政府能提供短期的備用貸款讓中小企業申請,它們便可以暫時維持運作,或以縮減規模(如要求員工放無薪假)的方式運作下去,等候疫潮受到控制。這樣下來,便可以避免大批中小企業因一時周轉不靈而倒閉的可怕情況,更可以避免大批中小企業僱員突然失業的威脅。不過,政府在考慮貸款時不應以行業劃分,而應以需求劃分,例如按營業額的情況批出貸款,讓不同行業也能得到支援。
除了企業以外,不少僱員都因為公司業績大幅縮減而被要求停工、放無薪假或減薪,有上班族的薪水更因此而大幅下降五成甚至更多。他們中有部份無疑可以動用個人的積蓄周轉,但恐怕也有一些僱員未必能應付這個難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政府及社會可以合作成立一個救災基金或緊急支援基金,性質就像一個短期或臨時的安全網,讓受非典型肺炎衝擊特別厲害的僱員可以申請少量資助或貸款,減少他們生活上的困難,此舉也可以避免消費市道過度收縮。救災基金的資金來源可以來自社會大規模募捐,加上政府撥款。港人在捐款賑濟世界各地災民特別是內地災民時向來慷慨,現在香港蒙受前所未有的天災侵襲,相信不少市民也會樂於伸出援手,協助有需要的人。
這兩項建議當然都跟政府的既定政策不一樣,但目前本地經濟形勢險峻,若果不盡快採取「江湖救急」式的措施防止大量企業倒閉、大量上班族失業,那即使非典型肺炎最終受到控制,香港經濟也已陷入藥石無靈的死地。
﹙圖﹚連國泰航空也可能全面停飛,可見非典型肺炎對香港造成的影響有多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