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百科:《資本預算》CapitalBudgeting

金融小百科:《資本預算》CapitalBudgeting

規模較小的企業,要發展成為具規模的跨國企業,並非一朝一夕,通常都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至於所需時間要多長,亦很難有一個標準,要視乎所屬行業或類別而定。
不過,即使企業之發展路向不同,它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必經的階段,就是需要經過很多次的收購合併,又或者拓展新業務下,才有機會成功。
企業要茁壯成長,當然不可以單靠胡亂投資於項目上,因為若投資的項目出現虧損的話,企業之價值便無法強化,其資產淨值更會因而下降。所以,企業必須要透過有效的方法來選擇有盈利能力的項目,為自己找尋成長的動力。
基本上,無論企業處於哪個階段也好,管理層亦需要先作出一個名為「資本預算」的分析,預測所投資項目在不同情況下的收益與開支,然後把項目在營運期內的總收益,在扣除投資金額後,計算出整個項目的盈利貢獻。
不過,由於營運期內的所有收益及開支並非在同一時段中出現,在考慮資金成本下,管理層便需要利用資本預算分析的折現技巧,把所有的營運期內收益及開支全部轉換至同一個時間值下,才可作出比較。
假如總收益之現值扣除總開支的現值後,所出現的淨現值是正數,管理層便可以投入該個投資項目,因為投資於項目可以令企業之價值上升;相反,若所計算出來所出現的淨現值是負數的話,管理層便不應投資於該項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