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午飯時間,中環置地廣場的LandmarkCafe,香港交易所(388)主席李業廣與一名中國證監會人員,及港交所中國發展及推廣高級總監彭如川悠閒午膳。三人興致勃勃,還請侍應幫他們拍照留念。李業廣飯後送別兩人,返回座位叫了杯中國茶,在熙來攘往的中環,細味他與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決戰的勝利果實。 記者:羅綺萍、尹彥超
這天早上,李業廣與港交所董事會開會,商討4月15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程序,並通過聘請滙豐資產管理亞太地區總裁周文耀,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會議本來還有一項議程,是下午五時半與梁錦松討論上市審批權誰屬,結果是毋須討論,因為李業廣已成竹在胸。
李業廣會後即與梁錦松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會面,梁錦松承諾就移交上市審批權一事諮詢公眾,即推翻之前表示18個月內由證監會屬下的上市局負責上市審批的決定。其實,李業廣在周三下午已收到有關人士「通知」,知道梁錦松已作出妥協。
李業廣反撲成功,可以與友人輕鬆用膳,享受勝利成果。梁錦松則灰頭土臉,宣布取消下午與港交所董事會的會面,其間更避開記者,一直不肯回應任何提問。
李業廣外號「股壇教父」、「董事王」及「公職王」,這些綽號正好顯示他在政府及商界的實力,但他強調要以理服人。
「所有問題都要經過論證,好似長江三峽工程也要論證,大家詳細討論後,大家話好咪好,咪照做囉!今次問題是沒有論證,專家報告一出來,他(梁錦松)便照單全收。」李業廣上周一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最令人不滿的,是專家小組報告沒有收納港交所的意見,沒有列舉證據,便指摘港交所審批上市,存在利益衝突。」
「其實,港交所利益衝突問題,在○○年交易所合併時我已經提出來,已經與證監會簽署了備忘錄,將上市審批權全權授予上市委員會,港交所的董事會根本管不到上市委員會,我同上市委員會的二十多個成員,根本從來沒有講過嘢,我知道要避忌,所以佢(專家報告)話我們有利益衝突好唔啱。」
港交所消息人士對本報說,李業廣並非完全反對移交上市審批權,而是不滿梁錦松「霸王硬上弓」,加上專家報告將港交所批評得一錢不值,令李業廣覺得十分無面。
李業廣其實很少「出手」,上一次「出手」已是一年多以前的事,港交所營運總裁甘禮德炮轟證監會偏幫長實集團(001)屬下的iMarkets,結果由有「長江一號」之稱的李業廣出面擺平,雙方即時「收聲」。這次事件也有人詬病李業廣有偏幫「舊老闆」李嘉誠之嫌。
李業廣當時對本報說:「我無偏私,香港咁細,如果有好快有人知,我一眼便看到問題關鍵所在,因為我係嗰行,公司法修改時我是秘書,一睇就知係咩事。他們講的是兩件不同的事,交易所的平台對象是普羅大眾,證監會要交易所出招股書,iMarkets對象是專業投資者,所以證監會毋須其出招股書。」
隨口便可以說出多年前金融界的重要改革細則,正是李業廣大把籌碼的例證之一。這次,他大戰梁錦松報捷,原因之一也是他手上有「王牌」──港股正在應付肺炎大戰,梁錦松又民望大跌;眾多公營機構無人領軍,交易所要換總裁,若然李業廣辭任主席,「穩定」兩字也難保,所以董建華唯有犧牲梁錦松。
梁錦松近期連番中箭,在「買車事件」及「財赤」的困擾下已傷痕纍纍,李業廣施展「獅子撲兔」,一場強弱懸殊的決戰,「獎品」也只是一杯中國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