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王岸然先生在專欄說:「最少有良心的醫生應告訴大多數一般小病或是慢性病的人,他們可以不吃藥、少吃藥而痊愈得更好……大家見過這類有良心的醫生嗎?」
慢性病的範疇太廣,有些可以不吃藥,有些必須吃,不清楚王先生指的是哪種。
集中談談小病。我小時染病,若錯過了公立診所的服務時間,母親總帶我去看一位姓李的私家醫生。記憶中,李醫生最愛說:「只是傷風,其實不必來看我,多喝開水,休息一、兩天便沒事了。抗生素?當然不需要;抗生素殺細菌,不是病毒。」
有良心的私家醫生,確是有的。
念港大時,有病就去大學診所。診所內,放了許多健康教育小冊子,教大家怎樣自行處理小病,又在甚麼時候該看醫生。這些知識很管用,到我做了醫生,我又把它傳給病人。
西醫能成為主流,自有它的原因;正如中醫能經歷數千年而不倒,必有其存在價值。
我並不認為西醫是治病的唯一真理,但若說它是「錯誤觀念」、「只知維護自己利益的行業」,恐怕是偏離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