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令人聞風色變的非典型肺炎疫潮,令香港變成國際間「封殺」的對象,政府昨日主動推出兩項出境新措施,禁止被隔離人士離開香港,以及在機場為出境旅客「探熱」,期望挽回國際間對香港的信心,特首這顆遲遲才派出的「定心丸」能否發揮作用,目前仍是未知之數。 記者:鄭豐俊
【本報訊】政府昨日宣布,由下周一(十四日)起,禁止曾經與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士,在隔離期間內離開香港。同時,政府也會在短期內,在機場為所有離港人士量度體溫,若有人士發燒高於攝氏三十八度,並經醫生診斷懷疑已受到感染,便會被拒絕乘搭航機離港,不過,經由陸路及海路離港的旅客則毋須受到探熱測試。
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除了預防病發及遏止疫情擴散工作之外,政府也高度重視外國對香港目前情況的憂慮而所採取不利香港的行動。
新措施的目的,是要進一步防止可能已受感染的人士離開香港,並向海外人士顯示,香港有良好的檢疫制度,他們毋須擔心來自香港的市民會傳播病毒。
衞生署副署長林秉恩指出,家居隔離令定明,曾與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士,在隔離期間必須留在家中,基本上已經禁止了他們離開香港,所以政府在實施該項措施時是有法理根據的。不過,由於仍需要與入境處及警方商討執行細節,所以不能夠即時實施。
至於為所有乘搭航機離港人士量度體溫,林秉恩稱,政府會與航空公司研究可行的做法,並在短時間內公布具體細節,不過,有關措施暫時不會於陸路及海路口岸實施,記者多次追問原因,林秉恩均未有解釋。他又強調,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標準,發燒高於攝氏三十八度是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明顯病徵之一,所以量度體溫是合理的篩選方法。
林秉恩稱,並非所有發燒的人士均不得乘搭航機離港,量度體溫只是其中一項準則,若離港人士證實發燒,便需要由醫生檢查是否有其他非典型肺炎病徵如氣喘及乾咳等,若有需要會要求有關旅客照肺,以確定其是否感染了非典型肺炎。
他更直言:「若患了非典型肺炎,應該已經係喺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更加不應該乘搭公共交通工具。」
對於政府推行的兩項新措施,均是針對防止可能已感染非典型肺炎的人士離開香港,但在入境方面,政府則無任何具體的新措施,林秉恩表示,現時外來旅客在入境時,已經需要填寫表格申報健康情況,而健康有問題的入境旅客人數並不多。
機場管理局接受查詢時表示,歡迎在機場為所有離港人士量度體溫的措施,認為可增強世界各地對香港出境安排的信心,但該局現時仍未收到政府的任何指示。
馬來西亞政府日前不顧港府強烈反對,以防止病毒擴散為理由,宣布一向毋須簽證入境的香港特區護照持有人,須持簽證才可前往當地,但當局不會發出簽證予港人,變相禁止港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