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戰爭持續,但有望在五月中完結。現國際社會所關注的是伊拉克周邊局勢如何發展,該地區出現勢力重整是事在必行。戰爭結束後,伊拉克會否分裂為三,正是美國的關切。於美國而言,建立一個由三族共同組成的親美聯邦政府,確保石油供應,主導重建計劃,以及在當地駐軍,正是合乎利益及全球戰略部署。
這計劃是否如美國誠心所願,要視乎兩個因素,一是各族對美的態度,是否願意聆聽美國的指引。另一個是三族是否願意合作組成聯邦政府,還是另有所圖?這是美國不能控制的。長久以來,庫爾德族是最親美及有強烈的獨立訴求,已多次引起土耳其及伊拉克政府的鎮壓。攻伊前夕,土美兩國曾為土軍能否進駐伊北談判,已使美與庫族間的合作蒙上陰影。他日侯氏政權倒台,庫族的要求不只是自治時,在尊重民族自決的準則下,美國能否可以充耳不聞?庫族的前途或會引起高加索地區陷入一段長期的武力衝突。
在中南部地方,尼遜派及什葉派教徒之間的衝突已久,同時在侯氏政權下,前者被視為對什葉派施高壓統治的共犯。要解決雙方的分歧,並非一朝一夕。尼遜派教徒會否為求自保要求與同族的約旦合併?而什葉派會否在豐碩的資源下尋求獨立?另一個問題是兩族為兩次美伊戰爭的受害者,他們會否接受美的指引,真是不得而知。
美國希望透過第二次美伊戰爭奠定其以歐亞大陸為軸心的全球戰略。侯賽因倒台,該區會否成為第二個巴爾幹半島?在十九世紀,美國總統門羅曾提出美洲事由美洲人操心。在現階段,美國的中東政策不得不考慮當地的民族自決。若不,美伊戰爭不但帶來石油,亦會帶來下次九一一。
張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