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和諧式客機成歷史

國際視野:和諧式客機成歷史

在這個講求速度的年代,全球最快的民航客機──以時速1350英哩,相當於聲音兩倍的速度,只需3小時20分鐘便能飛越大西洋,將一眾達官貴人由倫敦載往紐約的和諧式客機(Concorde)──反而要被迫退役,是否諷刺?
其實不然,和諧式飛機的誕生,只能說是實現英法兩國科學家的夢想,以及滿足一眾受保護動物、矜貴人士和自大兼有錢人之虛榮心而已。當然在好景年代,也有不少大商家、投資銀行家、律師等搭Concorde穿梭英美兩地,並藉此引以為豪,公司畀錢爭取盡快完成deal嘛,有何不妥?

經濟不景缺捧場客
毋庸置疑時間便是金錢,但為節省時間而須付出8400英鎊(連稅),即約10.3萬港元,瑟縮在那個又窄又嘈的機艙內來回倫敦及紐約兩地,是否物有所值,實值商榷,難道不坐Concorde,單deal便簽不成?
從技術上而言,Concorde不能說是失敗,但卻令人絕對失望。投入服務27年,無論在耗油量,令人耳聾的嘈吵聲、維修成本等都沒有任何改進,依然故我,在世界各地大力提倡環保的大前提下,又怎能被廣泛接受?是科學家無能,抑或夢想已達致,其他根本不重要?
若從經濟角度來衡量,撇除英法兩國因政治意識驅使合作研製,縱使夢想成真,但納稅人的血汗錢從未有機會回籠之原因不說,10萬港元一張來回機票,在好環境時還有一批捧場客,但在經濟不景之時,居高不下的成本無法削減,要羊毛出在羊身上,業務不一落千丈才怪,何況正處多事之秋,面對全球航空公司「大割引」和廉價航空的競爭,及早結業,乃屬明智之舉!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