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生意一落千丈,大家都躲在家裏不肯出來。飯總要吃的吧?天天在家煮?悶都悶出鳥來了,還吃得下?
有沒有甚麼前例說在餐廳吃了染病死人的?總要活下去嘛,怕甚麼怕?我到九龍城去,大家還是照樣一早出來飲茶?
中午吃飯的地方人顯然少了,但是公司斜對面開了家新餐廳,還不是有人在等位?問題出在有沒有慾望去吃那些一成不改的菜罷了。
助手徐燕華就快嫁人,今天男方依廣東習俗「過大禮」,下聘的意思。晚上也不在家煮了,出去外頭吃。在「天香樓」辦了一桌,好不熱鬧,菜還是那麼好,酒更醇。
三杯下肚,話多了,跑到鄰桌去和陌生客人聊天,問大家好不好吃?年輕人都點頭,說的確有水準,沒來錯。
「那地方很貴的。」有些人說。
貴?當然貴。上等材料,一點也不欺場。功夫高,讓你吃得滿意。收貴一點,是應該的。店很小,只擺得下六七桌。
「我去了不會點菜。」也有些人說。
有個好辦法,你找最老資格的小寧波好了。小寧波本名叫甚麼我記不清楚,真是從小看到大,當今他已有一個十一歲的外孫女。
向小寧波說:「吃蔡瀾常叫的那幾樣。」總是精采。
那應該準備多少錢呢?去餐廳不應該有這種心理負擔。老子有多少錢就吃多少錢!打電話去訂位時說明有幾個人去吃,自己有多少預算,行就行,不行拉倒。
當今香港雖非正式成為疫埠,但也差不多了,最後一定弄得甚麼人都不歡迎你,甚麼地方都不必去了。在這裏坐以待斃的話,不如花多點錢去吃飯。大吉利是,就算真的遇到病毒,至少也可以說我吃過「天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