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下侯賽因政權的江山,主導重建伊拉克計劃。重建伊拉克合約總值估計至少達一千億美元(約七千八百億港元),各國商家都在覬覦分肥。不過,這些合約至今都是美國公司囊中物。
英國商界領袖周四就說出口想分肥,希望分得兩成合約。英國建築顧問界代表阿當在倫敦說:「如果英國公司獲得百分十五至二十,我都滿意。我希望美國關照攻伊盟國。」
但直至目前,美國負責審批重建伊拉克合約的美國國際開發機構(USAID),都把重大合約批給美國公司,像伊南港口烏姆蓋斯爾已敲定交美國公司重建,歐洲和英國公司都在嘀咕。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也炮轟喬治布殊政府黑箱作業地批出合約,審批競投過程欠缺透明度,如近數周批出總值十七億美元(約一百三十三億港元)的合約,都是批給獲邀商家投標。只批給獲邀商家,即是說喬治布殊政府明益親己的財團公司,民主黨的沒份。
反戰「鐵三角」的法國、德國和俄羅斯更加被動。美國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周四語帶諷刺地提出,三國要參加重建伊拉克,大可以撇除伊拉克的欠債,因為「那大筆欠款只是借給侯賽因買武器、建宮殿和建設暴政」。侯賽因政權倒台,留下的是一屁股債,多達三千八百三十億美元(約三萬億港元)。
美國國務院指現有五十八國提出參與重建伊拉克,但華府沒有召開大規模會議的意思。
另外,沃爾福威茨表示,重建伊拉克分三階段:首階段由美國退役三星將軍加納主管、直屬美軍中央司令部的「伊拉克重建及人道援助辦公室」管治。第二階段還政給由伊拉克各派代表組成的臨時政府。最後是還政給根據新憲法選舉出來的新政府。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