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著名的歌星去世,電視台就會找些年青歌星來「紀念」他們,把他們的歌重唱一次,以作「致敬」。羅文去世如是,張國榮去世如是。
這些年青的歌星外貌天真稚嫩,猶如一張張美麗的糖紙,唱片公司把他們捧出來,目的好像也到此為止,至於這些糖紙究竟用來包些甚麼貨色,則是連歌星自己都不上心。他們很為做一張美麗的糖紙而驕傲,以為這樣也就夠了,天下無敵了。
前兩天,一群年青歌星在電視上向張國榮「致敬」。說起張國榮,「哥哥」前,「哥哥」後,個個熟得像親戚一樣,然後幾個風行一時的女歌星開始荒腔走板,五音不全地唱起了張國榮的名曲,她們一句一句,把自己的「本事」和對事業的不敬,全唱了出來,真能把死人唱活——要是張國榮在天有知,聽到如此「致敬」,真會再一次從天而降,從她們手中搶過麥克峰,大喝一聲:「我自己唱算了!」
第二天,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打開電視的時候,剛頒完最佳影片,司儀說還有更精采的節目。結果就請出了兩個「天皇巨星」,你一言我一語,如入無人之境,說了半天,竭盡所能,猶如用刀割開了繡花枕頭,掉了一地稻草,終於「成功地」使一場頒獎典禮爛了尾。
我悼念張國榮,順便也悼一悼香港電影金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