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中招全家軟禁10日

一人中招全家軟禁10日

香港非典型肺炎疫潮爆發一個月,感染人數即將突破一千人之際,政府昨日宣布,將防疫行動升級,即時實施家居隔離措施。即採取類似新加坡早於上月已施行的方法,要求病者家人等與病者有親密接觸人士,強制留在家中十日,或到指定度假村接受隔離觀察。有醫生批評,政府早應實施家居隔離。 記者:陳沛敏

【本報訊】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晚已去信遍布全港、來自約八十個家庭的一百五十名與病者同住的家人,通知他們未來十日須足不出戶,留在家中接受隔離,否則將被強制送到隔離營觀察十天。其間,他們須每日申報身體狀況,衞生署的外展護理人員及警員將上門突擊檢查,以確保他們沒有外出。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在記者會上解釋,據威爾斯親王醫院染病醫護人員的情況,只有約百分之五的患者家人,會透過家居接觸感染非典型肺炎,因此這批人士感染的風險不高,但為防止病症在社區蔓延,決定引用《檢疫及防疫條例》,實施家居隔離措施。

醫護家屬毋須隔離
他指出,家居隔離的另一作用是及早發現病者,因現時的病例顯示,病者發病後期帶有更多的病毒,傳染性更強。他強調,接受隔離者不一定感染了病毒;他一再呼籲市民不要歧視這些受隔離的家庭,否則將令隔離政策難以施行。
政府上月三十一日宣布,規定與患者有親密接觸人士包括同住家人等,須每日自行到指定醫療中心報到,接受身體檢查,但只「希望」他們盡量不出外,無強制他們留在家中。在這批人士中,未來仍須報到的日子少於四天者,不受此家居隔離令限制,只須繼續到衞生署指定中心報到。
另外,染病醫護人員的家屬亦不納入家居隔離範圍。陳馮富珍解釋,根據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的資料,自爆發疫症後醫護人員都自行留在宿舍,沒有返家,因此毋須規定他們的家人接受隔離。

每天呈報身體狀況
接受家居隔離者除非獲得衞生署署長批准,否則不能離開自己的寓所,並要按照當局的指示,每天呈報體溫等身體狀況,親戚朋友也不能上門探望。在隔離令實施初期,除派出外展醫護人員上門檢查外,當局要借用警方人員協助突擊檢查隔離者,並會通知出入境管制者留意是否有隔離者離港,但由於不能長期借用警力,稍後會招募專責人員,負責突擊檢查的工作。有關人士也可選擇往指定度假村接受隔離。
現在染病人數已累積至近千人,但接受家居隔離的人數只有百多人,是否低估情況,陳馮富珍解釋,因當中很多人已過了十天潛伏期,因此已毋須接受隔離。
有記者問究竟本港疫情何時才能受到控制,楊永強直言難以預料,並且不諱言,若要本港一個染病個案也沒有,實在很難做到,但當局希望將染病人數盡量減至最低。對於梁智鴻指月底染病人數可能達三千人,楊永強強調那只是資源調配上的預計,但港府對任何情況都有心理準備。

政黨歡迎港府做法
政黨普遍歡迎港府的做法。民建聯認為此舉有助防止病毒擴散;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認為,家居隔離措施雖比要求有關人士自行到診所檢查好,但最理想的做法是把有關人士送到空置居屋集中隔離,因為政府只需派出少數醫護人手,便可集中照顧受影響者,減輕人手壓力,亦可減輕鄰居的憂慮與不安。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相信,在公眾壓力下,隔離者會自動自覺合作。「如果俾人知道你違反隔離令,可能更加受到歧視,因為大家會覺得你不負責任,危害公眾健康。」
不過,西醫工會主席楊超發批評,他早在三月二十日已建議政府仿效新加坡,實施家居隔離,延至現在才實施,已未必能有效控制疫情,而當局應對懷疑個案的家人亦實施隔離。他又認為,特首和楊永強應帶頭戴口罩,以向市民起示範作用,並暫停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旅遊人流,及公布私家醫生感染情況。

楊永強(右)昨日宣布,為防非典型病毒進一步蔓延,即時隔離約一百五十人。

淘大花園受肺炎事件影響曾被隔離的居民昨日陸續返回家園。易仰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