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身體的柔軟度可能影響脊骨的活動以及運動的表現外,長短腳及扁平足是另一個隱藏的問題,如未有及時察覺並設法解決,可能會導致嚴重傷患。
長短腳其實是相當普遍,只是如果長短腳情況不嚴重(1cm為輕微,2cm為嚴重),平時行路可能完全不察覺有任何問題,但當運動時,因力學上分布不平均,便可能產生很多問題,例如痛及不必要磨損所導致的骨刺。
其實做些簡單的測試便可知道自己是否長短腳。其一是脫去衣服,站在鏡前,垂下雙手,看看盆骨左右是同一個水平線,如有高低便可能有短腳;第二是看看左右兩隻手與身體距離是否一樣,如其中一邊比另一邊多出很多,即是你的長短腳已經影響了脊骨的位置和正常的生理弧度。
另外,其中一隻腳掌出現扁平足(腳板內則弧度變平)時,亦可能出現長短腳。
例如你左腳長右腳短,就會令盆骨產生不平衡、不對稱,當你站立走動時,脊骨的左面關節的負荷便會增加,長期的力學上的不平均,久而久之這就會令脊骨損傷及退化,出現痛楚及骨刺,更容易弄傷腰間盤椎及坐骨神經等。
此外,上周此欄中提到自我測試身體靈活程度及柔軟度的第四種方法,頭左右轉動應有九十度,而毋須鼻子觸到肩膊。
郭志堅
前港奧運代表團物理治療師
現為執業骨科及運動物理治療師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