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災難受益人? - 王岸然

誰是災難受益人? - 王岸然

一場災疫,人人受害,總會有人受益?世情就是這樣,危機,危機,對一些人來說,危中可以求機。政治人物要最懂得利用危機事件突出自己為民請命的形象。最少,那位代表醫護界的麥議員第一時間到病房探病,得分不少。
楊局長、梁局長,就只算不過不失,但大量增加暴光率,有利無害。特別是楊局長,削減福利所引發來自基層的壓力,突然消失。董特首與衞生署一眾政府部門,表現官僚無效率,再次失分了。
醫護人員雖然辛苦,但要回心一想,這幾年來醫療開支有增無減,醫管局存在着裁員的壓力,經過這次疫潮,最少政府不敢減少前線人手吧,飯碗可保了,也是好事吧?
如果說得闊一點,能夠在這場全港性的小災難之中避免損失,也是一種受益,則老闆階級可算是最聰明的一群。行業有淡旺季節,今天暫不旅遊消費不等於疫情之後不會補回,一盤生意總看一年半載的計劃。非典型肺炎一來,老闆就要求僱員放無薪假期,大條道理,這樣的時勢,誰敢抗議?美其名是共渡時艱,實情是將損失直接轉給弱勢的僱員。
更高明自然是叫政府補貼。如果設立基金只是幫助有困難的商戶,周轉於一時,還可以考慮,如果是補貼,原則上是不可能。商戶集合起來與大業主作免租的討價還價,這是商業決定,不用政府多理。房委會所管理之下的商戶也來這一套?是不是公家的錢,分之就特別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