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樓列暫定古跡

馬禮遜樓列暫定古跡

【本報訊】被視為具有重要中港近代歷史價值的屯門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其重建計劃暫時終止,民政事務局諮詢古物諮詢委員會後,決定將這所位於屯門青山公路二十八號的大樓列為暫定古迹,為期十二個月。
該建築物建於一九三六年,本為討伐北洋軍閥及抗日名將蔡廷鍇的別墅一部份,四六年至四九年成為與共產黨有緊密關係的大專學院,名為達德學院,著名學者包括茅盾、郭沫若及千家駒等曾於該校居住和講學。學院因政治因素在一九四九年關閉後,輾轉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的退修中心。
教會於九九年獲城規會批准重建,將上址及毗鄰的兩所學校拆卸,興建兩所標準校舍及五幢住宅大廈。不過,古物諮詢委員會認為,該建築物標誌着一段重要中國和香港的歷史,加上建築物具有少有的中、西合璧風格,應予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