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童姥」瓊瑤(之一) - 東西

「天山童姥」瓊瑤(之一) - 東西

25年來,對內地影響最深的港台作家,金庸以下,便是瓊瑤了。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金瓊兩人的作品獲准進入內地時,因文革剛剛過去,內地文壇充斥着一大堆反思文學、尋根文學等苦難深重的文學作品,同時,外國現代派文學思潮紛至沓來,大陸作家不加選擇紛紛模仿,導致所寫作品貌似深沉厚重,實則晦澀難懂。剛從喊打喊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中喘過一口氣來的內地讀者,又被這些全盤西化的小說壓得喘不過氣來。
普通讀者的精神食糧出現了青黃不接的饑荒。於是,以《少女之心》為代表的黃色手抄本乘虛而入,在各大中校園大行其道,用當局的話說,「深深地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好,跟《少女之心》同期進入內地的,還有金庸和瓊瑤。
兩人一港一台,一武一文,一個像蘇東坡「大江東去」般的豪放雄闊,一個像李清照「尋尋覓覓」般的婉約纏綿。但兩人的作品,不約而同地,走的都是「成人童話」的路子,只不過,一個是武俠童話,一個是愛情童話。這些作品,像及時雨一樣注入內地讀者乾涸的心田,釋放出魚龍混雜的「肥料」,特別是對那些正處於生理和心理飢渴的青少年,更產生了足以影響一生的效應。
若以人物來論,瓊瑤像極了金庸筆下的「天山童姥」──年近古稀,卻有着六七歲孩童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