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分歧 遲遲實施軟禁

意見分歧 遲遲實施軟禁

【本報訊】特區政府昨日公布家居隔離措施,很多人都不禁問,感染人數不及香港的新加坡早已採用這個政策,為何香港在疫潮爆發一個月後才決定將隔離措施升級?

曾考慮過三個方案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解釋,政府上月決定引用《檢疫及防疫條例》,曾考慮三個方案,即要求與病者有親密接觸的人士自行往指定醫療中心報到;將有關人士遷入隔離營;或強制有關人士在家隔離。
政府解釋,當時政府內部意見分歧。楊永強承認,當時最大的不是人權的考慮,而是公共衞生的考慮,因本港近年都沒有實施隔離措施,擔心一旦實施,嚇怕病者,不敢求診,反引致疫情不受控制。結果,當局決定只要求他們到醫療中心報到接受檢查。不過,淘大花園爆發大規模感染,政府先後將E座居民隔離及遷入隔離營後,政府認為有關居民及公眾能接納這個做法,當局面對感染人數不斷上升,惟有「放膽」將行動升級,要求這批人士留在家中隔離。

否認報到措施失敗
對於市民自行往醫療中心報到的措施是否失敗,才將行動升級,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日回應時指出,多數人都是合作的,自行報到,但美中不足是有二十人需要警方協助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