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訂追蹤病源機制<br>政府落實公布病者住所

制訂追蹤病源機制
政府落實公布病者住所

多個人口密集地區相繼爆發非典型肺炎,致人心惶惶,港府終制訂追蹤病毒源頭機制──若一幢大廈出現兩宗病例,會即時調查個案有否關連,以避免再出現淘大花園E座居民集體中招災難;同時承諾公布病者所住大廈,令居民知所防備。 記者:羅偉光、謝明明

【本報訊】港府昨日突然轉軚,同意今日在衞生署網頁公開感染非典型肺炎病人居所簡單地址,只限於樓宇名稱。不過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指出,個別病人入院時只填寫郵政信箱號碼,故署方不能百分之一百公布所有病人居所資料。
由於病毒不斷在社區擴散,市民對港府封鎖消息極度不滿,陳馮富珍昨否認刻意隱瞞,反指有管理公司接到消息後,沒有即時在大廈內張貼通告。她說衞生署一直有把資料通知食環署、各區民政事務處及房屋署,以便各部門進行外圍消毒,故不存在刻意隱瞞情況。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有關資料要兩至三日後才可在網頁內發布。
其實各界對公開病人簡單地址已有共識,立法會七黨聯盟曾要求港府接納建議,據知衞生署內部亦主張公開資料,然而在特首董建華領導的工作小組上,董建華認為此舉會引起公眾恐慌,遂拒絕要求,至昨日面對嚴厲批評才改初衷。

呼籲市民勿歧視病者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胡紅玉表示,近日接獲不少市民查詢有關公開病人健康狀況或個人資料的問題,她呼籲市民不要對受非典型肺炎影響的人士加上負面標籤,並希望政府披露的資料,只限於大廈名稱及座數,以保障有關人士私隱,而該會自三月二十四日以來,共收到一百六十二宗有關非典型肺炎的查詢及十三宗投訴。
政黨一致支持公開病人的簡單地址資料,認為有助市民預防感染,但希望大眾不要以歧視眼光對待有關居民。
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則認為,港府應公開更多資料,包括病人到過的地方或旅行途徑,特別是曾到過大陸人士。
淘大花園E座約一百名居民感染非典型肺炎,港府經連日追查,終於鎖定污水渠為病毒擴散途徑,為免重蹈覆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日後若發現同一幢樓宇有兩宗個案,會即時啟動調查機制,追查兩個案之間有何關連,以了解是由社交接觸還是環境因素感染,其中會特別針對調查樓宇結構上的問題。

源頭多數由內地傳入
楊永強又說,在近千宗證實感染個案中,追查後發現七成半病人感染途徑,與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及淘大花園E座有關,即是涉及來自廣州的醫學教授劉劍倫,另外一成由鄰近地區傳入,不過他沒說明是否指內地傳入個案,其餘一成半屬不能分類,當中部份個案是病人忘記病發前曾到過的地方。楊永強的說法,意味港府已大致掌握病毒源頭,很大程度是由內地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