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日宣稱,在非典型肺炎病原學研究上取得突破,已經複製了冠狀病毒部份基因,並成功分離到數株引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開始研製冠狀病毒診斷試劑。
中新社報道,該中心的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李德新教授等專家,從對三宗死於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肺標本和其中一宗的脾標本,進行冠狀病毒檢測,從中取出冠狀病毒基因,測定為冠狀病毒的RNA聚合酶基因,從而用分子生物學手段,首次證實在病人器官內存在冠狀病毒,表明冠狀病毒可能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元兇。
此前,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的專家曾從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五宗非典型肺炎病例屍解標本中,發現典型的衣原體樣顆粒,稱衣原體是病因。
另外,中國衞生部副部長馬曉偉昨日表示,國務院已將非典型肺炎納入《傳染病防治法》,地方政府日後有上報疫情的法律責任,一旦發生新疫情或懷疑個案,衞生部亦會在二十四小時內派專家小組到當地核實。
馬曉偉又稱,內地正進一步完善信息報告系統,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報告和指揮中心,衞生部同時會進行疫情數據漏報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