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昨天宣布再次把檢疫隔離措施升級,規定所有與非典型肺炎病者同住的家人要在家或度假營隔離十天,違反隔離令的人將會被警告及被罰。我們認為強制隔離病者家人的措施無疑比現時指令他們到健康中心檢查身體有效,但措施來的未免太遲了,早在上周初政府宣布隔離淘大花園E座居民時就該同時推行,這樣也許能更早及更有效的減少病毒在社區流傳的機會。
毫無疑問,病者家人並非每一位都會染病或受病毒感染,據政府的研究顯示,他們染病的機率約為百分之五。表面上看百分之五的感染率不算高,但跟一般市民相比,病者家人染病的機率肯定高一大截;把他們暫時隔離,避免他們跟其他人接觸當然可以減低市民在社區接觸到病毒的風險,這樣的道理,衞生當局怎麼到昨天才明白呢?
當然,要措施真正有效,政府的配套及支援措施固然重要,染病者、病者家人、染病者的鄰居以及公眾的支持同樣非常重要。我們除了呼籲病者及他們的家人充份與政府合作,嚴格遵守隔離措施外,我們更希望染病家庭的鄰居及公眾能協助、支持及支援這些家庭,讓病者及他們的家人不會因擔心受到歧視而延誤就醫、延誤申報;讓病者及他們的家人能更好的應付非典型肺炎的挑戰。
除了加強檢疫隔離措施外,我們認為醫管局也有必要進一步強化前線醫護人員的裝備及支援,以盡可能減低他們感染病毒的機會。事實上過去幾天以來醫護人員染病的個案持續在高水平,昨天就有十二人證實染病,若果這樣的趨勢不改善,將有愈來愈多醫者變成病者,那不僅染病個案的數字高居不下,香港的公共醫療系統也將因無法負荷工作壓力而陷於崩潰。
特區政府醫護當局應該明白,非典型肺炎既已在社區內蔓延,短期內不可能有甚麼「神奇方程式」可以令病例大幅減少,只能靠一點一滴的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只能循減少一個感染個案算一個的方向努力。而要做到這樣的情況,政府在推出控制病毒風險的措施、在加強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時便不能再猶猶豫豫、不能再手軟,否則疫情將長期不受控制。
(圖)防止病毒擴散的隔離措施是否有效,須病者及家人各方面的合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