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倒侯骨牌效應<br>中東各國感心寒

憂倒侯骨牌效應
中東各國感心寒

阿拉伯世界的當權者周三從電視上看着進佔巴格達的美軍爬上侯賽因巨像,用美國國旗遮蓋其面,這侮辱舉動難保不令他們感到一股寒氣直湧心頭。刻下美國針對的似乎只有敍利亞與伊朗,但他們最擔心的是,美國推翻侯賽因政權後會在中東引發「民主骨牌效應」,猶如八九年柏林圍牆倒下後,東歐鐵幕瓦解一樣,危及自身政權。

美國政府一些謀士視侯賽因倒台為改變中東格局的門檻,至少也能對敍利亞、伊朗、沙地阿拉伯等起示範作用。倘這些國家沒有從侯賽因的下場而學乖,美國不排除會同樣以武力對付。

下個目標敍利亞和伊朗
美國「鷹派」佼佼者、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和助理國務卿博爾頓,對「民主骨牌」論擁護備至。他們明言華盛頓的雄心不限於伊拉克。「我想敍利亞等多個國家,最終會從伊拉克戰爭中明白到,沒有甚麼好得過與國際社會妥協,放棄大殺傷力武器,不以恐怖主義為國策。」沃爾福威茨在侯賽因像倒下後說。
儘管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周四公開表明,美國無意入侵伊朗與敍利亞兩國,但兩國均可能成為美國下一目標,不是杞人憂天。
敍利亞一直被美國指為支持恐怖活動;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拉克戰事開打以來,數度指敍利亞幕後協助伊拉克抗美,周四更直指該國幫助敗走的伊拉克高官逃亡。伊朗則早被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列為與伊拉克、北韓同道的「邪惡軸心國」,被美國針對彷彿是遲早的事。
在列根時代任職國防部的加夫尼大膽指出,美國應把更換政權的一套用到伊朗、敍利亞身上。他指出:「威脅嚴重得叫我們別無選擇,非動武不可時,就應考慮動武。」

對阿拉伯人影響難估計
有指美軍周三拆毀侯賽因像前,用星條旗蓋其頭是做錯了,勢必激起中東的仇美情緒,稍後若要在中東厲行改革,阻力更大。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阿爾特曼指出:「喬治布殊政府愈是強調改革中東的鴻圖偉略,愈對伊拉克鄰國構成威脅……愈是說怎樣會遭到『政權更迭』的下場,我想這些國家愈想保住伊拉克現政權。」
因此,戰前大力反對攻打伊拉克的伊朗和敍利亞,如今可能寄望退守侯賽因家鄉提克里特的伊軍能鼓其餘勇,奮力抗美,給美軍吃點苦頭,以後不再輕言出兵。
至於阿拉伯世界的親西方陣營中,以沙地阿拉伯地位尤其尷尬,也最想戰事早日結束。美國攻伊,阿拉伯人視為「粗暴入侵」他們的世界,對美軍既怕亦恨,親西方的阿拉伯國家,自然容易背上「手指拗出不拗入」的惡名,成為遷怒對象。
對阿拉伯人來說,侯賽因倒台的消息非常震撼,影響有多深遠目前無法估計。阿拉伯電視台這刻也保守起來,對倒台的報道輕輕帶過,把焦點放在巴格達市面搶掠等社會亂局。至於巴達格市面笑迎美軍的場面,只有幾條頻道報道。
法新社/英國《每日電訊報》/《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