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無為而「治」? - 王岸然

可否無為而「治」? - 王岸然

非典型肺炎由一個月前在威院爆發開始,已經一個月,報刊天天討論這個話題,這個病毒受直接感染尚未足千人,香港社會卻早已集體染病,人人有份,無人落空。
人人都說要大力戰勝這一仗,怎樣戰?
一般人可做的,是戴個口罩,洗吓間屋,如此而已,還可以怎樣?課也停了,工作不能停下來吧,消閒生活呢?可免則免,減少了很多,但還是每天四十多宗新症,政府還有甚麼更果斷的措施?宵禁好嗎?規定所有人下班之後不准出街,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也許疫症會更快過去,有用嗎?
其實這場非典型肺炎是甚麼東西,如何防治,根本無人說得出個所以然。甚麼冠狀病毒或副黏液病毒,還有人說是衣原體,知道了又如何?點醫呢?用四環素、紅霉素等抗生素,又或是用類固醇?但又有人說不好,會有併發症,藥石亂投抗病與完全不用藥,效果豈不一樣?
北京的專家說:通常肺炎高燒用抗生素都會有明顯效果,但此病大多無效。另外,大多數非典型肺炎病人可自愈,個別病情惡化凶險,約有7%的病人需做人工呼吸。
「大多數非典型病人可自愈」,這位中國疾病防控中心主任專家李立明教授的說法,為何不見香港的教授引述?香港的病人又是如何痊愈的?聽有瑪麗醫院染病的護士打電話到電台,說同事病了五天,發了五天高燒,還沒有特別治理,是不是用心良苦?反正沒有把握用藥,有關醫生反其道而行,一於無為而「治」,讓病人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