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空氣可減低感染機會

消毒空氣可減低感染機會

【本報訊】世界衞生組織專家小組稱讚廣東的預防措施做得好;據內地公布的《醫院消毒隔離工作指南》,醫院除了對物品及地方進行消毒外,也要進行「空氣消毒」,以減低醫護人員受感染機會。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化學系客席教授曹宏威認為,香港不妨向大陸取經,但本港醫生認為無此需要。
「空氣消毒」分兩類,如病房有病人,可用指定份量的乳酸溶於適量水中,加熱燻蒸,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如病房無人,則可密封房間,噴上指定份量的過氧乙酸或有效氯等噴霧,「焗」三十分鐘後開窗通風;以及用紫外光燈照射最少一小時。

道理上是對的
曹宏威表示,過氧乙酸等噴霧,有如漂白水一般強烈,會刺激眼角膜、肺黏膜等,引起敏感,不宜在有人的房間內進行;乳酸則較溫和,不會傷害身體,至於是否有效,他未做過實驗故不知道,但道理上應是對的。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承認,非典型肺炎病毒有可能在空氣中短暫逗留,但由於患者均已集中處理,不會傳染其他病人,而醫護人員亦已佩戴N95口罩,所以他認為毋須進行「空氣消毒」,他對「乳酸燻蒸」的成效亦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