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不應公布病者詳細地址 - 盧峯

蘋論:不應公布病者詳細地址 - 盧峯

由於社區內感染非典型肺炎的個案不斷增加,有不少市民及政黨要求政府進一步公布有關疫情的資料,包括公布染病者的詳細地址。
我們並不贊同公布染病者的詳細地址,因為這樣做不僅對控制疫情沒有幫助,更可能引發歧視及其他反效果,令疫情更難受控制。我們認為,特區政府該做的是公布染病者居住的屋苑,以加強該屋苑居民以至其他居民的警覺性,讓他們能積極配合屋苑管理公司或房署的清洗消毒工作。

或令病者亂報地址
為甚麼說公布詳細地址會有歧視及其他反效果呢?
首先應該看到,及早發現、及早醫治依然是對付非典型肺炎的最有效方法;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鼓勵懷疑病者及早求診、及早接受檢查。若果衞生當局公布染病者的詳細地址,懷疑染病者便可能因為避免家人受歧視而隱瞞病情,只有在無法掩飾、無法再隱瞞時才求診。結果是,他的病情將會惡化,他的傳染性也更高,再加上他極可能繼續上班或外出,他將有可能成為四處移動的傳染者,這對公眾的威脅不是更大嗎?這對控制疫情不是更不利嗎?

居民合作不可或缺
此外,懷疑染病者也可能會為了避免家人受滋擾或歧視而把他們安排到其他地方居住,又或是亂報地址。這樣下來,醫護當局要接觸那些跟染病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將會困難得多,衞生署人員更可能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追查及核實地址,這對控制疫情不是弊多於利嗎?
相反,只公布染病者居住的屋苑,一方面可以避免出現歧視或隱瞞不報之類的不良效果。另一方面則可以增加居民的警覺性,讓他們可以及時採取行動加強屋苑及家居的衞生情況。事實上從淘大花園的經驗來看,大廈的公共設施是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染途徑的,而清潔大廈的公共設施也理所當然是防疫工作的重要部份。要真正改善屋苑公共設施的衞生情況,居民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而要爭取居民的合作,當然有需要讓他們知道屋苑內有居民染病。因此,我們建議特區政府除了每天繼續公布染病的個案數字外,也應公布染病者居住的屋苑、屋邨或大廈名稱,以提高居民的警覺性,讓他們可以迅速加強屋苑的清潔衞生措施。
(圖)大廈公共設施可能是病毒傳染途徑,加強清潔才是防疫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