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多謝布殊先生!」一名巴格達男子周三在街上朝着英國電視台的鏡頭,用英語說出感謝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話。美軍攻入巴格達後,伊拉克總統侯賽因下落未明,其政權遽然崩潰,除了瘋狂搶掠,首都還出現平民歡迎美軍的場面。對於巴格達陷於無政府狀態,美國國防部正考慮增兵穩定局勢。
美國海軍陸戰隊七輛軍車周三開入距離巴格達市中心三公里的東部哈巴比亞地區時,受到數百名伊拉克人鼓掌歡迎,他們邊拍掌邊喊:「好!好!布殊!」“Good,Good,Bush!”
不少巴格達人上街跳舞慶祝,向外國電視台記者豎起拇指及高舉V字勝利手勢。有人揮動AK47步槍歡呼喝采。
巴格達軍警一夜間逃去無蹤,令首都陷入無政府狀態,亂民四出搶掠,美軍無暇兼顧。但據新華社周三引述美國軍方報道,美軍將在四十八小時內倍增在巴格達的兵力。
美國國防部正研究如何穩住戰後伊拉克的局勢。《紐約時報》引述國防部官員稱,一俟戰事結束,中央司令部司令法蘭克斯便會負責監督伊拉克的防務,他可能會授權陸軍中將麥基爾南統籌。
陸軍總參謀長申斯基曾表示需要數十萬美軍才能維持伊拉克戰後的和平,但副國防部長沃爾福威茨指此估計「過份誇張」;有國防部官員指十萬兵力便足夠。申斯基的支持者則強調他有處理波斯尼亞維和工作的經驗,國防部不應低估戰後工作。
1937年:在巴格達以北的提克里特出生
1957年:加入復興社會黨
1958年:參與行刺當時伊拉克總理卡塞姆失敗,流亡海外
1963年:復興社會黨掌權,侯賽因回國
1964年:密謀推翻阿里夫而被捕
1968年7月:復興社會黨再次發動政變奪權
1979年7月:成為伊拉克總統
1980-88年:伊拉克與伊朗爆發戰爭
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
1991年:第一次波斯灣戰爭,2月宣布投降
1995年10月:連任總統
2002年:美國指摘侯賽因違反決議,收藏和發展大殺傷力武器,尋求聯合國授權向伊動武
2003年3月20日:美英正式向伊拉克開戰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法新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