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典型肺炎「疫區」在牛頭角下邨爆發情況令人憂慮,邨內垃圾、污水處處,老鼠、曱甴橫行。多個政府部門急忙補鑊,派員逐家逐戶協助居民清潔消毒。世界衞生組織專家昨日專程前往巡視,但衞生署堅稱下邨沒有異常情況。有居民指出,邨內不少獨居老人靠拾荒維生,病毒可能由此途徑入侵屋邨。 記者:羅偉光、林社炳、馮永堅、劉永明
【本報訊】衞生署證實昨日再有多一名居於牛頭角下邨第八至十四座的居民染病,連日中招個案增至三十一宗。昨整日不停有工人在邨內清潔消毒。世衞顧問醫生TraceTreadwell在衞生署社會醫學顧問醫生曾浩輝、環境保護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等多名官員陪同下,約於下午三時抵達下邨巡視。一行人先在各座大廈地下食肆及公廁等地方視察,然後各人再往最多居民感染的第十一座視察,TraceTreadwell在戴上口罩後才乘電梯上樓。
眾人只在頂層十三樓走了一圈,其間房署人員向世衞顧問醫生指出,居民習慣把垃圾掉在走廊或門外。一行人逗留了約十五分鐘後便離開,下樓後又到邨內康樂中心看了一看。世衞顧問醫生TraceTreadwell表示,這是首次來港視察,昨日是首次落區巡視。
雖然房署昨日不斷清潔全邨,但多名居民批評,房署一直忽視邨內環境衞生,現在才補救已經太遲。本報記者在一個埋滿裝修廢料的空地,隨手掀起一塊木板,怎知竟竄出數十隻曱甴,情景令人震驚,有居民稱食環署防治蟲鼠組人員昨晨收回多個老鼠籠,據說收穫頗豐。
自小居於第十一座的劉小姐稱,邨內不少老人靠拾荒維生,居於其家對面的一對夫婦,單位內堆積大量雜物,有時更把垃圾放滿走廊,她說:「老鼠、曱甴四圍走,連蜈蚣、奇乸(水蛭)都見過,你話幾恐怖。」她在家門前放了五塊木板防止蟲鼠入屋,為免母親受感染,她準備送母親到弟弟家暫住。
一名經常到淘大花園及牛頭角下邨派信的郵差亦指出,邨內四處都有污水積聚,大批空置單位更成為病毒溫床,「好多道友出入,又堆滿垃圾,環境真係好差。」另一名居民洪先生則稱,下邨第八至第十二座相連,通道四通八達,他擔心病毒因此四散,而邨內流浪貓四處流連,亦可能是病毒散播途徑。
面對居民指摘,房署助理署長黎業祥否認反應太慢,他表示接獲衞生署通知後,已立即調派員工進行清洗消毒工作,會每小時清潔電梯、扶手等公用設施,同時組成一支百人義工隊探訪居民及協助清潔家居,並派發口罩、漂白水等清潔用品及進行心理輔導。不過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視察後認為,房署清潔工作馬虎,「走廊好多地方有積水,老人家行過容易滑倒,牆上好多塵、污垢都冇洗。」
房署發言人則說,下邨約有三百個空置單位,用於安置上邨要求原區安置居民,他強調房署會即時清潔及翻新空置單位,以免出現垃圾堆積情況。根據房委會計劃,下邨會於○八/○九年度拆卸重建,不會因這次事件提前重建計劃。
衞生署顧問醫生曾浩輝昨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中承認,下邨病發情況令人關注,該署進行問卷調查後發現,不少下邨病人曾往淘大探親及與朋友聚會,相信部份個案經此途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