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母語卓越 列35國榜首<br>港小四生閱讀能力排14位

學前母語卓越 列35國榜首
港小四生閱讀能力排14位

【本報訊】香港學生自幼已被家長不斷催谷成績,一項國際研究顯示,香港學生入讀小學前的母語語文能力卓越,名列全球三十五個國家及地方之首;但到小四時,閱讀能力降至只稍高於國際水平,和新加坡同列第十四位,而「尖子」人數方面,香港只排名第二十三位,至於家長陪同學生進行閱讀活動更排名榜末。 記者:徐岱靈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二○○一年展開「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調查了全球三十五個國家及地區、逾十五萬名小四學生的閱讀能力,結果瑞典名列第一,其次為荷蘭和英格蘭,亞洲地區只有香港和新加坡參與,同列第十四位,成績較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更差(見表)。
調查中成績最高的百分之十學生、即取得615分或以上者被列為尖子,尖子人數愈多,該地競爭力愈強。英格蘭有最多尖子,佔兩成六人,新加坡有一成五,香港只有百分之六。
香港學生入讀小學前的母語語文能力卓越,名列榜首,有九成三香港小一生懂得閱讀字詞,比居第二位的英格蘭高出三成。

家庭社會無鼓勵閱讀
但港生的閱讀能力自入讀小學後下降,主要是家庭及社會沒有鼓勵閱讀的風氣。香港在早期家庭閱讀活動指標位居榜末,顯示家長甚少向子女講故事、玩文字遊戲等。
學生閱讀能力高的地方一般每周有逾九小時的語文教育,港府雖強調重視語文教育,但每星期只有五小時,而教師只着重指導讀音和解釋,缺乏高層次的語文分析訓練。
負責是次研究的港大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表示,香港正步入知識型經濟,着重創意和個人特獨性,應加強拔尖的計劃,但這並不等於精英教育。

因樂趣閱讀比例最低
謝錫金又表示,閱讀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和吸收力,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很重要,但本港學生平時因樂趣而閱讀的比例是全球最低:「送本書畀小朋友都撞到一面灰。家庭同學校應共同建立一個良好嘅閱讀文化,好似瑞士咁,政府喺個細路仔三個月時,已經教家長點教小朋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