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台:美軍單兵戰力遠勝對手 - 杜瑋

觀戰台:美軍單兵戰力遠勝對手 - 杜瑋

戰局發展到為文之時,聯軍可以宣布達到推翻侯賽因政權的目的已是指日可待的事。這一場戰事是日後所有研究戰爭(尤其是陸地戰的人)要深入研究的課題。聯軍從信心滿滿到遭遇挫折到急轉直下,其中轉折的內情還要好一段時間才可以大白於天下。
暫時要作一個小結的話,筆者認為這場戰爭對「空地一體戰」、「特種部隊作戰」及「反游擊戰」三個課題都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資源充沛 訓練有素
美軍其實在中南部城鎮也經歷過巷戰階段,但並沒有像很多人預計一樣焦頭爛額,而是只需付出少數傷亡代價,便可以殲滅對手。美軍人數佔優及得到空中支援固然是決定性因素,但另一決勝因素,是美軍的平均單兵戰力遠勝對手,所以傷亡比例顯得一面倒。
面對包括共和國衞隊、正規軍、民兵和薩達姆敢死隊在內的對手,美軍個人戰技無疑較高。因為資源充沛,美軍的訓練遠勝對手。例如射擊訓練較多,自然槍法較準,體能較佳及較為敏捷也能佔便宜,例如要衝過敵軍的火網時,能夠跑快一秒半秒,足可以決定生死。

小組部隊 火力驚人
美軍的個人裝備亦遠比對手精良。夜視鏡的普遍裝備及超卓性能,令美軍擁有夜間戰場,有如視力正常的人與盲人交手。美軍的凱夫勒頭盔及防彈背心,防彈性能極為優良,沒有類似裝備的伊軍士兵和美軍交火,等於赤身露體與全副甲冑在身的人格鬥,傷亡形勢自然有分別。
最重要的是美軍的小組部隊火力驚人,在近距離交戰可佔上風。一個典型的四人火力小組中,有三個人配備M-16A2自動步槍或M4卡賓槍,其中有一至兩支槍配上M20340毫米榴彈發射器,技術精良的射手,可以在一百公尺射程內輕易把榴彈射進窗戶殺傷敵人。第四個人配備火力猛烈的M249輕機槍,所用子彈與M16步槍相同,令補給更加容易。
美軍士兵的步槍用5點56毫米口徑子彈,相比於伊軍AK47步槍所用的較笨重的7點62毫米口徑子彈及彈體龐大的RPG火箭推進榴彈,美軍的子彈和榴彈較輕,因此可以攜帶更多的彈藥上陣作戰,在巷戰交火中,火力往往能壓倒對手,造成懸殊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