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站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最前線,是受感染的高危一族,但現時各公立醫院的保護衣物及儀器均嚴重缺貨,醫護英雄救人之餘,可能自身難保。在醫院管理局強調為醫護人員四出搶購防護衣物之際,有生產商聲言有「神秘客戶」要求生產價錢便宜、但防護能力低的保護袍。 記者:鄭豐俊、謝明明、蔡朗清
【本報訊】醫管局現時有一百五十套「太空衣」(即一級保護衣),另五百套「太空衣」將於日內送抵醫院。該局已獲供應商承諾,在一周內提供六十萬件隔離袍(即用完即棄保護袍)。一名隔離袍生產商昨日致電電台,投訴有「神秘客戶」取消定單,改而要求生產價錢便宜、但防護能力低的隔離袍;該生產商質疑「神秘客戶」的真正身份就是醫管局,但醫管局否認訂購不合規格的隔離袍。
醫管局署理行政總裁高永文昨日致電商業電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表示,當局現正積極採購保護衣,尤其是俗稱「太空衣」的高度保護衣,以供醫治非典型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使用。
醫管局現時有一百五十套這類保護衣,暫會分發給比較急需的醫院;另五百套保護衣將於日內送抵醫院,預計可支援三千名在深切治療部及高危地方工作的員工使用。
他又稱,當局已規定所有醫護人員進行高危工作,如為病人插喉治療時,必須穿着「太空衣」。不過,根據外國經驗,即使有關醫護人員穿着整套防護裝備,仍有機會「中招」。
醫管局主席梁智鴻強調,當局並正購置呼吸機,但目前數目足夠應付。他預計,在本月底可能有大幅增加的病患。
無國界醫生昨把一批足夠十人在十天使用的保護衣送交醫管局,同樣保護衣在非洲對抗依波拉病毒時亦曾採用。
此外,一名隔離袍生產商昨致電電台節目投訴,日前接到代理通知,取消既有的無紡布之紡粘复合布隔離袍的定單,改而每日生產三萬件採用以未經复合無紡布製造的隔離袍。對於客戶更改定單,他相信是由於價錢問題,因為未經复合無紡布製造的隔離袍價錢,較無紡布之紡粘复合布隔離袍便宜約三成。
投訴人更質疑,雖然並無實際證據顯示有關的隔離袍是供醫管局之用,但以香港現時情況,「究竟有甚麼客戶需要如此大量的隔離袍呢?」
他擔心,若該些防護能力較低的隔離袍是供醫管局醫護人員使用,當他們在傳染病房及深切治療部工作時,受感染的風險便會大為提高。
在外表上,兩款隔離袍並無明顯分別,但其防護能力則相差甚遠。有專家向本報進行即場實驗,證明在未經受壓下,未經复合無紡布及無紡布之紡粘复合布均能夠防止染了紅色的水穿透;不過,在受壓下,前者便會讓水份穿透,相反後者則仍然「密不透風」。
醫管局回應,轄下所有公立醫院,從沒向被投訴人公司訂購保護袍,並對投訴人無根據及錯誤指摘和用心,深表懷疑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