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對經濟的影響顯著浮現,政府終於承認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三目標已不切實際,但到底要減多少,當局沒有答案,也沒有披露刺激經濟的方案,讓市民有一點寄望。有商界擔心情況若持續惡化,失業率可能升至百分之八,到時候香港「唔病死也可能餓死」。 記者:周燕芬
【本報訊】雖然多間金融機構已調低香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但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昨天才正式承認,受非典型肺炎事件打擊,本港經濟增長將低於港府原先預測的百分之三。他沒有披露新的預測及刺激經濟方案,只強調政府正積極採取措施,推動經濟復甦。
昨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調低香港的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三點四降至百分之三,理由是消費疲弱,但未計入疫情的情況,IMF並稱肺炎令香港前景蒙上陰影。
評級機構標普的主權評級副董事周彬認為,經濟預測下調已在意料之內,最重要是處理好非典型肺炎問題後,政府能否在鞏固財政狀況及長線解決財赤上推行具凝聚力的政策,至為關鍵;若財赤擴大,則政府要更快速推行解決財赤方案。
在港府修改預測前,法國巴黎百富勤證券早前已調低其經濟預測,由百分之一點六降至百分之零點九。該行昨進一步預測,政府收入會因非典型肺炎爆發減少一成,其中來自賽馬活動、酒店住宿及旅客乘飛機離境等相關收入會減少,三項目目前佔政府收入比例,按次序為百分之六、百分之零點一和百分之零點四。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余鵬春則預計,如果疫症問題短期內不能解決,失業率可能上升至超過百分之八,通縮亦會持續。他認為目前最重要是幫助商戶周轉,業界已去信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建議向中小企提供免息貸款,凍結收費和差餉,及停供強積金一至兩年。
面對經濟慘況,除商界外,政界也積極活動,游說政府協助市民商家度過難關。其中自由黨四名立法會議員張宇人、周梁淑怡、楊孝華及劉健儀昨日約見梁錦松,希望政府幫助飲食、旅遊及零售業等經濟重災區,提出四項要求,包括為三個行業提供短期貸款、讓業界暫停供強積金、政府商場減租及免差餉三個月。
張宇人指飲食業的貸款約需二十億,主要給公司支付員工薪金,楊孝華指旅行社所需貸款約為一億,政府可考慮修例動用旅遊賠償基金以應急。議員指梁錦松初步認同業界苦況,但擔心貸出款項未必能成功收回,張宇人建議加設條件,要求公司股東個人作擔保,以減低爛帳風險。同時,自由黨主席田北俊昨再次致電地產建設商會執委兼副主席梁志堅,希望短期內約見商會所有執委,進一步游說減租。但大地產商除恒隆外,暫未有人公開表態支持。
淘大花園商場的大業主、恒隆地產昨日宣布向租戶額外提供十天的免租期,即至四月十九日止。恒隆執行董事吳士元表明損失超過一千萬元,但將不會再減免租金,只會加強推廣工作;其他商場則個別處理。
民建聯及民主黨多名成員昨分別約見房屋署署長梁展文,要求房署體恤商戶,減租及提供紓困措施。民建聯立法會房屋事務發言人陳鑑林要求房署一刀切免收商戶租金三個月。他又關注有屋邨街巿單一承包商因經營困難而退出,直接影響街巿小商戶的生計。民主黨則要求房署削減轄下酒樓食肆、商場及街巿商戶租金三至五成,先為期三個月,視乎情況再檢討。房署表示,會盡快制訂為商戶紓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