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搏擊:立即展開政制檢討

民主搏擊:立即展開政制檢討

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高級講師 宋立功

劉慧卿議員要求削減政制事務局1122萬元的開支動議,凸顯社會上的不滿聲音,認為局方未盡全力,推動政制民主化的進程,尤其是當務之急的政制檢討工作。更激烈的意見甚至建議取消該局的建制,以免浪費資源。
事實上,社會上確有明顯的聲音,要求進行政制檢討,以配合二○○七年以後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的議席,等到○四年立法會改選之後再開始起步,已經太遲,絕對無法趕及妥善安排好「兩個普選」的相關進程。
回歸以來,重大的政策失誤導致經濟與社會危機,可以說得上是不絕如縷,當前財赤嚴峻,與政府理財不善分不開,兩任財政司長都要負上責任。最根本的問題,是政府的認受性低,管治權威不足夠,只有通過普選行政長官,才能提升整個政府的公信力,而立法會六十個議席的全面直選,亦有助於更好地反映民意及發揮分權制衡的作用,使政府有更大的決心向立法會問責。
政制事務局作為政府的部門,分工主管政制檢討的工作,應該馬上着手展開總結與研究,就民主化進程與兩個普選的關係,作出深入的探討,然後向社會提交報告,並給予公眾六個月的諮詢期,確定社會的民意走向與主流意見。01/02至03/04年度,政制事務局並無申請顧問研究經費,進行政制檢討,可見政府漠視這項工作的重要性。

修例工程龐大
兩個普選毋須修改《基本法》,是在《基本法》的框架之內所容許的民主化新進程的重要突破點。不過,與兩個普選有關的法例上的必須修訂,乃是一項龐大的工程,相關的主體法例與附屬立法,由提交立法會作出審議,到三讀完成,最遲要由明年第四季開始起步,才有望趕及二○○七年後的第三任行政長官與二○○八年的第四屆立法會,由普選方式產生的歷史性進程。
按照林瑞麟局長二月二十日向記者的答話,到二○○六年才進行立法,是無法達至兩個普選的要求。拖延政制檢討,會延誤各項法案的審議與表決,阻礙政制民主化的進程,令市民失去二○○七年以後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的機會。殺兩個市政局,政府要用差不多三年的時間,而且是用上極急的速度,以便涉及主體和附屬的法例約165條,能順利通過。諷刺的是,雙村長制的推行,前後亦需三年多的時間,才能初步落實。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涉及憲制性的轉變,影響深遠,觸及面大,有關的立法是所謂超一級的立法,怎可能遲到二○○六年才進行立法呢?前述的「破壞」與「建設」的經驗啟示,政制檢討應馬上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