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息率低企下,保守的投資者除了可以把資金用作購買存款證,又或者直接投資於債市之中外,其實亦可以間接地投資在債市基金又或者近期流行的保本基金。
銀行為了吸引不同的客源,推出保本基金似乎已是一個趨勢。雖然保本基金在散戶的層面開始流行至今仍不到兩年,但本地幾間大型銀行在過去一年已大量發行了不少三至五年期不等的保本基金,而保本額為本金的107%至113%不等。存戶亦已開始接受保本基金是新一代的投資工具。實際上,保本基金在市況不明朗,又或者是市況低迷下,的確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投資在保本基金中,所涉及的策略通常是把大部份本金投資在風險較小的債券市場,而把小部份投資在風險較大的期權市場。利用這種投資技巧,投資者可以保本之餘,亦可以賺取無上限的回報。不過,對於較進取的投資者來說,由於年回報率可能低於最基本要求回報,投資於保本基金便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投資於保本基金是否化算,其實很視乎個人對後市的看法,以及所付出的「溢價」是否合理。
就以近期由一家本地銀行所發行的四年半期、保本額為本金107%的亞洲股市基金為例,若果如銷售文件所述,在四年半後可以最少取回本金107%的款項,其實年回報率只有1.51%。若投資者直接把資金購買美國五年期國庫券,以收取年息率2.93%來計算,在四年半後,本金連利息便會相等於原來本金的113.88%。換言之,投資者要放棄收取6.88%的債券收益,以換取一個未知的回報率。
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