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病毒與別不同<br>港大基因排列尋真兇

全新病毒與別不同
港大基因排列尋真兇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在兩個非典型病人中發現全新的冠狀病毒,病毒基因排列至今的結果顯示,與以往人類的及動物的冠狀病毒基因排列不同,相信是全新病毒,但卻與牛及老鼠的基因排列較為接近﹙見表﹚。
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強調,這並不表示是由牛或老鼠傳染,目前仍要較長的時間排列病毒基因,才可找到真兇。

調查工作三項注意
研究並發現在五十名患者中,有四分之一是經社交接觸傳染,顯示社交傳染機會不低。該研究刊於最新一期國際權威醫學雜誌《刺針》內,負責研究的袁國勇教授昨日指出,現仍未找到今次病毒的來源,但基因排列與牛及老鼠的基因較為接近,相反與禽鳥的冠狀病毒基因不似。
所以,他認為政府現時在淘大花園的調查工作上,應要關注三方面,包括污水渠、動物如老鼠或曱甴傳播,以及淘大花園對面地盤塵埃的因素。因為地盤會有不少老鼠,老鼠身上有機會帶有冠狀病毒,其排泄物也可能存有病毒。地盤的塵埃因而有機會帶有這種病毒,經風吹到鄰近的淘大花園。他續稱,因現時基因排列數據仍然不多,故尚要再做詳細的基因排列,稍後才可以尋出真兇。

社交感染比例甚高
亦有微生物學家稱,自九七年以來最少有七份文獻記錄,經實驗結果,發現引致老鼠出現肝炎的的冠狀病毒,亦可在人類細胞中生長,故食環署人員在淘大花園及牛頭角下邨捕捉的老鼠,應要檢驗是否帶有冠狀病毒。
獸醫學會委員吳仲瑩表示,其實不少動物都會染上冠狀病毒,但一向與人類感染的不同,如豬、牛、老鼠及火雞等也會因染上冠狀病毒而生病,其中以豬出現感染的機會較多,一向禽畜的冠狀病毒不會傳染人類。
該研究又發現,有四分之一的患者經社交接觸傳染;在五十名患者中,除十四名醫護人員外,有十四人是經社交接觸傳染,經家人接觸染病的只有十三人,而約一成患者曾到內地。此外,有十九名病人病情嚴重需要深切治療,病重的原因與年老、延遲處方類固醇及三氮唑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