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還在說肺炎,肺炎當然重要,但除非你是染症及正面臨死亡威脅,肺炎總不應是你生活話題的全部吧。今天立法會就要通過影響港人未來一年生計的預算案,沒有人討論,沒有人提意見,沒有人反對,政府也不必理會民意了。
這份預算案,民建聯、自由黨及港進聯必然支持,投下贊成一票,可以原封不動通過。但這份預算案完全沒有任何修改,以回應肺炎為小市民生計帶來的衝擊;特別是更高的失業率、更差的本土經濟,就原封不動地通過,港人怎可以輕易接受,粒聲不出?
肺炎的爆發罪不在特區政府,但處理不善,防止擴散不力,補救措施不足,總該被非議。現在卻成為事件的得益者,避過一切對理財不善的責難,還將會成為領導港人「打勝一仗」的領功者,想來也夠荒謬!
本來,民意在香港也能發展出一點壓力,為施政帶來一點改變,但民意也只是隨媒介的風向而改動。電台的烽煙節目天天在講肺炎,電視、報刊的報道也完全集中七八成於肺炎的議題;由一般人根本不明白的醫學理論到有血有淚的個別故事,每天就充塞了報刊的篇幅,也充塞了我們的腦袋,令到我們忘記了很多應做的事情,停止發出很多本來應該大聲發出的聲音,包括要求無能的董建華下台,要求以特權謀私的梁錦松下台。
筆者一連兩周繼續堅持在論壇版的專欄中要求董伯及阿松下台,但在本欄卻免不了多談與肺炎有關的自然療法、另類生活的態度。猛然醒覺,我也只是隨波逐流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