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戰台:第十山地師令美軍放膽搶攻 - 杜瑋

觀戰台:第十山地師令美軍放膽搶攻 - 杜瑋

巴格達攻防戰已經打響,南部戰線趨於平靜,北部戰線只是次要場面(Sideshow);焦點還是在巴格達。巴格達被攻佔,政權更替,其他有組織抵抗活動便會逐漸終止。

輕裝備協助鎮守後路
美軍宣布將會調動第十山地師二千五百人到伊拉克,似乎是要把更多兵員調到巴格達助戰。第十山地師是美國陸軍十個師之中最輕裝備的師,不像其他部隊那樣配備坦克、多管火箭炮等重裝備;擅長山區和雪地作戰,巷戰非其強項。不過,由於沒有太多重型裝備,調遣容易,成為數十年來調動到海外執行任務最多的部隊。從波斯尼亞的維持和平任務到阿富汗推翻塔利班之戰,都見到第十山地師的蹤影。筆者估計,這二千五百名援軍並非是調往巴格達攻堅,而是在納杰夫、納西里耶等地方把守後路,讓第三步兵師及海軍陸戰隊第一遠征軍的部隊可以北上巴格達;要不然便是調到北方與庫爾德族戰士合攻摩蘇爾,讓進駐當地的空降部隊和特種部隊可以轉到巴格達。
從電視畫面見到,美軍A10雷霆式攻擊機在巴格達上空俯衝低飛,用30毫米口徑機關炮掃射目標,在這種所謂「空中巷戰」的支援下,在空地或寬闊街道的市中心區的伊拉克軍,根本不能配置重型武器來防禦或反攻,只能靠火箭推進榴彈和迫擊炮之類輕型武器,但無法對侵佔堅固建築物的美軍有效攻擊。到有限的防空武器被炸毀或者彈藥耗盡後,美軍直升機便就能活動自如,亦可以調動軍隊或作地面攻擊,到時局面對伊拉克軍更不利。

把戰局盡早推向臨界點
戰局若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不久便會到達一個臨界點,到時伊軍部隊發現沒有支援或者高層沒有指令,而在亂局中開小差也風險不大的話,整個防禦系統便會土崩瓦解。可以預見,在未來日子,美軍仍會不斷施加壓力,把戰局盡早推向臨界點,急急調動可以在最短期內部署的第十山地師部隊,應該是出於這一戰略考慮;盡快增兵,便不會讓伊軍有喘息空間。
目前情況很明顯:聯軍並沒有像較早時部份人的預測那樣的陷入游擊戰的泥淖,而是可以憑十萬兵力,將號稱有四十萬的伊拉克陸軍打得或敗或逃,甚至乾脆失蹤匿藏,而聯軍的傷亡仍未超過上一次波斯灣戰爭;定翼戰機也只是損折三架,其中還有一架是美軍誤擊的。開戰不足三星期,便從科威特打到巴格達市中心,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算是節節勝利。
有論者因為反對聯軍出兵,心底不希望見到聯軍順利取勝,在觀察戰局時,傾向相信對聯軍不利的報道。人總是願意相信自己希望聽到的消息,這很正常。但往往便因此而不能準確觀察,例如至今仍有人相信伊軍是誘敵深入,又或者伊拉克全民會奮起抗擊等等。這些預言在美國出兵阿富汗之時已經廣泛出現,看來實現的機會也和當時差不多。

聯軍難隱瞞傷亡數字
或許有人指聯軍隱瞞了傷亡數字,以掩飾不利的戰況。筆者當然不排除這個可能性,但如果死十個而只報死了三個,美軍司令部如何向另外七個人的家屬交代?一旦被傳媒查出當局在死傷數字上做手腳,國防部和軍隊中的負責人烏紗如何保住?美國的傳媒在戰爭中明顯不夠客觀和中立,但說美國政府可以封殺家屬追究,這倒是難以令人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