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明日接見港交所(388)董事會,企圖化解將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的紛爭。市場人士對港交所能推翻梁氏的決定普遍持悲觀態度,現時唯一變數是梁錦松會否因為「買車事件」請辭,令政府有大條道理「轉軚」,重新研究審批權問題。
據悉,港交所主席李業廣一直希望私下解決問題,令雙方好落台,但梁錦松在接收三層架構檢討專家小組報告後表態,要將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令雙方失去迴旋餘地及令衝突公開化。
由於港交所董事會一致反對政府決定,該所積極部署反撲,聘請政治公關顧問盧子健協助策劃反擊宣傳運動,除了安排李業廣接受多家報章訪問,陳述其立場外,同時獲得親北京的立法會議員及傳媒關注,例如《文匯報》已連續多日全版報道港交所的看法,指專家小組報告「唱衰香港」,影響內地企業來港上市意欲,似有將事件提升至中央關注的層面。政界人士指出,部份親北京議員今次將事件定性為「華洋大戰」,指政府只照顧外資大行利益,希望淘汰被指數量過多的本地中小型證券行。
英文《中國日報》香港版上周四雖發表評論文章,質疑專家小組結論,但本周一該報的社論已改變口風,承認港交所保留上市審批權有利益衝突,希望政府與港交所能協商出雙方可接受方案。一場輿論戰暫時未分高下。
今次事件另一關鍵,是特首董建華會否介入。李業廣前日接受本報訪問時,並無否認曾向特首「告狀」,但他指事件應由梁錦松負責。對於梁氏辭職能否解決問題,李氏指出,「我不能夠咁做,唔通炒佢?呢個唔係我嘅職責。」里昂證券昨日發表報告,預計港府立場不變。民主黨財經事務發言人單仲偕表示,贊成將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但指政府處理事件手法有問題,令監管機構之間關係緊張。
另外,據了解,港交所快將公布接任鄺其志的行政總裁人選,預期前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會上任。雖然有傳聞指周氏可能會因李業廣辭職而改變主意,但消息人士指出,周氏對港交所是否失去上市審批權並不介意,他認為,港交所應專注業務發展,而香港不應有具監管其他上市公司職能的「超級上市公司」。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