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本港樂壇的兩代實力派歌手羅文及張國榮,在半年間先後離世。羅文當年決定與病魔頑抗至最後一刻,「哥哥」張國榮則選擇提前結束生命,不論是無奈或情願的情況下撒手塵寰,對任何一個樂迷來說,都是一個不可彌補的損失。
同樣以香港殯儀館作為人世的最後一站,張國榮的喪禮沒有任何宗教儀式,他的家人作了最簡單的安排,家庭及家人所作的一切,叫人在悲傷氣氛中感到溫暖。
羅文的喪禮則採取佛教儀式,羅文家人的參與較少,但出席喪禮的政經界社會人士則較多。
張國榮的突然離去與羅文有預感地離開,亦造成了兩個喪禮的不同氣氛。張國榮的喪禮瀰漫着一片傷痛,他生前親友均哭得死去活來。相對而言,羅文的喪禮沒有那麼傷心,親友大致都能遏抑內心的傷痛。
同樣亦有不少歌迷於殯儀館外送別張國榮及羅文最後一程,已屆中年的張國榮歌迷表現開放,直接以眼淚道出悲傷情懷;羅文的歌迷不少已為人祖父母,表現得較為含蓄,對紅塵的歷練亦透徹得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