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在香港交易所(388)壓力下,本周四約晤港交所董事會,討論上市審批權移交證監會的建議。港交所主席李業廣批評梁錦松改變政府以往的諮詢方式,「將矛盾公開化,如果一意孤行,香港將會很危險,競爭力會被削弱」。
財政司司長新聞秘書譚志源對本報說,梁錦松已約了港交所董事會於周四開會,詳細討論港交所的抗議信。被問及梁錦松是否在壓力下讓步,他說:「我唔會用這樣角度看問題。」
李業廣接受本報專訪時,不點名批評梁錦松在上市審批權事件的做法。他說:「我做公職咁耐都未見過,佢(專家小組)晏晝5點交個報告,你6點就出嚟話照單全收,完全沒有經過論證。我們覺得唔合理。專家報告話我們有利益衝突好唔啱,報告中也沒有任何一件實例證明。」
「以前都有類似分歧,但會在幕後講,好似00年交易所合併,曾蔭權(當時的財政司司長)的做法會一路開晒會,傾好晒至出文件,分歧已經解決。以前好多諮詢,而且係閂埋門講,不是公開出來。你話市場呢度唔得喎,要改!我咪幫你改囉,點解要自己走出來話自己市場不好,而且講啲論點沒有理據。(上市審批權)搬了去證監會點會自動提升上市公司質素?」
「最唔好的是給內地中小企一個印象:『你們細企業,你陀衰我哋個市場。』其他政府不會這樣唱衰自己的市場,他們(對手)只會將專家報告給內地企業看,說服他們到當地上市。」
李業廣認為,應以港交所提出的獨立附屬公司建議作為諮詢的基礎,可同時羅列其他方案作公開論證。港交所的建議是成立管理權完全獨立的「香港上市有限公司」,將上市科職能轉授該附屬公司。
被問及是次要政府「轉軚」,會否進一步削弱其管治權威?他說:「政府要改變立場容乜易?如果出來話再諮詢,有乜問題?如果一意孤行重弊,今次各界咁多意見,政府聽完意見之後,再進行公開諮詢,無壞吖!我們是為香港利益,不是為自己利益。」
他否認以不做港交所主席作威脅,但他表示正考慮在4月15日港交所股東會後不再連任:「我已66歲,過了退休年齡,想我再做多3年免費?應該輪流做,不應該由我霸住。」
另一方面,美資大行摩根士丹利近日向立法會提交意見,支持政府將港交所上市審批權轉交證監會,主要由於證監與港交所之間產生的監管機制複雜,令上市程序及應用上市規則時產生不明確、延誤及重叠。
不過,李業廣表示,大摩在事件上有利益衝突,因為大摩正是專家小組報告所歡迎的國際級投資銀行。他又指出,身兼港交所董事的高盛亞洲企業融資主席范華達,也基於公眾利益反對專家報告。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