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與政策的多元化

媒體與政策的多元化

中國中央電視台第一、第四、第九頻道關於伊拉克戰事的報道,引起中國國內外觀眾的高度重視,也引起國際社會關於中國媒體多元化的議論。尤其,中央電視台第四頻道的二十小時滾動式直播,穿插軍事專家和國際問題專家的評析,新聞來源既有CNN又有卡塔爾半島電視台還有中央電視台和新華社駐世界各地的記者,真正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年半前,九一一事件發生時,中央電視台的職員爭相觀看香港鳳凰衞視的有關新聞。一年半後,中央電視台以其全新的節目給予香港鳳凰衞視以強大競爭壓力。於是,先是鳳凰衞視、繼則中央電視台的採訪組,甘冒美英聯軍炮火接踵返回巴格達,展示崇高的職業勇氣。
隨着經濟改革已達至大體建成市場經濟體制的程度,多元化在中國社會各領域各方面都在日益明顯地展現。即使是中央政府掌控的宏觀經濟政策,有關部門之間也不時顯露分歧。譬如,就在最近,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公開肯定,中國央行目前的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擴張性但仍然較穩健;幾乎同時,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則公開批評,近期貨幣供應量增幅偏大。

輿論可作為監察
又如,剛卸任的朱總理在其任期最後幾個月一再警告內地房地產市場小心「過熱」。周小川行長在最近則公開表示內地房地產市場不存在普遍過熱。倘若房地產市場有過熱之虞,貨幣供應量增幅偏大,則貨幣政策需要收緊。倘若貨幣政策具一定擴張性是有利於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則必須繼續。兩種觀點,既反映對中國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的不同評估,也反映有關中國央行目前的貨幣政策態勢的不同評價。這種現象,在一二年前是不可思議的。
誠然,媒體多元化跟政策多元化是兩回事。前者可以更加活潑,更加多姿多采。後者則須把握分寸,否則,會引起有關政治不穩的誤會或猜測。通常,代表不同利益團體或階層的政府部門之間,在遇到具利益爭議甚或衝突的政策議題時,不免會有分歧,但是,應將分歧控制在內部決策過程,需要適當保密。至於輿論對政策的評析則應鼓勵多元化,既符合社會利益多元的實際,又能幫助政府看清政策的不足或錯失。中國地方媒體對中國政府政策的評析已呈現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傾向,樂觀如中央電視台一類全國性重要媒體也有同樣的變化。

周八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