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再向公共交通機構施壓,要求在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實施後,公共交通最少減價一成;但各間公共交通機構仍拒絕響應,有機構更批評廖秀冬在票價機制未出爐前已要求減價,是本末倒置。
廖秀冬昨出席浸會大學二噁英分析實驗室揭幕禮時表示,一直以來很多來自社會聲音都是希望公共交通減價一成,他們也希望以此為工作目標,但當局必須尊重合約精神,否則無人來做生意,車費再便宜也沒有作用,所以必須有了票價調整機制才可以談減價。
當局已就票價機制諮詢業界,雖有一些問題仍要解決,但沒有強烈反對,她對進度感到樂觀。
但各公共交通機構昨日都拒絕回應會否減價一成,有公共交通機構更對廖秀冬在票價調整機制未出爐前、開出盤口減價一成感不滿,因為既未有機制可計算加價或減價幅度,就已要求劃一減價一成,根本是本末倒置。
地鐵發言人則表示,票價機制仍在諮詢之中,而地鐵已因應經濟情況提供十送一優惠;九巴發言人表示,票價調整機制問題仍在初步接觸階段,未有具體安排。
對於港府會否因應經濟情況,今年不增加水費及排污費,廖秀冬表示,已向財政司司長就排污費及水費的收費問題提交建議,有待財政司司長正式公布,當局亦正考慮簡化工商業污水附加費的上訴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