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風險評估報告<br>香港處理肺炎危機排第三

政經風險評估報告
香港處理肺炎危機排第三

【本報訊】非典型肺炎在亞洲國家或地區廣泛爆發,《政經風險評估》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十二個受調查的亞洲國家或地區中,本港在處理非典型肺炎危機的能力高處第三位,僅次於新加坡及日本,其中香港特區政府在處理事件上的透明度、醫護人員專業及研究精神,以及對抗非典型肺炎的社會凝聚力方面,更贏得國際高度評價。

醫療部門具透明度
非典型肺炎已在世界各地敲響警號,《政經風險評估》在疫症爆發前,分別於亞洲十二個國家或地區,訪問了一千零七十二名於亞洲工作的外籍人士,了解他們對身處國家或地區處理醫療危機能力的意見。
調查結果顯示,在零至十分的評分標準中(零分最好,十分最差),新加坡在處理醫療危機的能力方面錄取最低的二點三三分,即能力冠絕其他亞洲國家或地區,其次則為日本及香港,分別錄得四分及四點二一分;至於中國則錄得七點五分,評分僅低於印度及印尼,成為外籍人士心中最沒有信心的三個國家之一。
調查報告承認,非典型肺炎是對亞洲國家或地區醫療系統的一個壓力測試,其中香港及越南兩地醫療部門最具透明度,清楚喚起社會做好對抗非典型肺炎的預防措施。在面對奪命肺炎的挑戰下,本港執法部門在維持公眾治安、微生物專家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努力,以及私營機構在照顧員工上,調查報告更予以高度讚揚。

E座逃離者被批評
但調查報告對部份私下搬離非典型肺炎爆發點人士的行徑,卻加以絕對否定,其中部份淘大花園E座居民在政府實施隔離前,本能地預早遷往別處逃避,調查報告直接批評,有關人士不但可能是傳染他人的帶菌者,也直接減低個人生存機會。
報告又提到一名本港青年發出「香港成為疫埠」惡作劇事件,表揚本港超級市場及零售店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