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打仗,當然是用納稅人的錢,國會通過800億美元的戰爭專款,適逢剛到交稅的年關,心想自己的血汗錢到頭來是用來支持好戰的布殊恃勢凌人,真不甘心,但寄人籬下惟有低頭。
說到交稅,大家可記得科技泡沫爆破之前,很多矽谷打工仔由於行使了公司認股證,但年尾股市急跌,股票未能賺錢卻要繳付龐大的稅項,很多人還因此而負債纍纍,原來這些故事還有下文。有報道指,西雅圖有兩家律師行就想到辦法為納稅人減少這方面稅務的損失,由於納稅人在一段時間內可以提出修改報稅資料,今個月就是修改97年稅務資料的最後限期,這兩家律師行乘勢在矽谷推銷他們的服務,透露有6種方法可以減少在這類認股證稅項的負擔,傳言有的納稅人可以節省高達40萬美元,但由於商業理由,在廣告內並未解釋細節。
其實自從股市大瀉之後,人們不停把矛頭指向公司認股證,認為公司發給員工的新股票「溝淡」了股票的總數,直接損害股民利益。此外,安然(Enron)事件也令立法嚴厲限制分發認股證的呼聲更加高漲,建議規定分發給員工的認股證,要當作開支計算。有趣的是,安然事件涉及的總裁級人馬,他們才有能力發放消息,左右股票的上落,一般打工仔就算有再多的認股證,也未必能做出對股民有損害的事,為何要一刀切呢?
因此,有加州的議員就提出反建議,在提案內加入限制高層行政人員分發的認股證數目,加上政府去年已經立法禁止公司借錢給高級行政要員購買認股證,相信更有效防止安然事件重演。
矽谷的公司一般都反對「認股證開支化」,晶片巨人英特爾更帶頭訂立內務守則,為高層行政要員認股證設立上限。此外,大公司如思科等有足夠現金的話,更趁低吸納自己的股票,準備分發給員工之用。不過,一些公司依舊如常分發龐大認股證給總裁級人馬,例如Veritas剛宣布給予行政總裁80萬認股證,這也難怪,去年逆景該公司也能保持營業額不跌更有些微增長,總算值得吧!
魯笨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