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可能經過仔細分析才入市買股票,心中也許還有一套大市或股價升跌時的應對策略,但當大市真的出現波動,股價出現升跌,投資者的注意力很多時都全放於大市及股價為自己帶來的盈虧狀況,之前的分析拋諸腦後,亦未有因應市場之變化,對後市作進一步的分析,形成「只見升跌,不見方向」的現象。正確的做法應是擺脫指數及股價波動對心理的困擾,轉為分析大市及股價的方向,再定策略,然明白這點的人不多,明白而又經常做到的人就更少。
特區政府在處理今次非典型肺炎事件上,亦犯了以上的毛病,就是被一兩個「局部的焦點」規限了自己對事情的整體看法,才導致政府被事情的發展拖着走,而非控制事情的發展。
縱使政府早期低調處理事件,不是為了避免進一步打擊下跌的民望,也是過份着眼於保護短暫的經濟利益,就如投資者只顧慮「股價升跌」的影響一樣,限制了自己對事情的整體考慮及作出相應措施的能力。官員只要客觀地全盤想一想,就會清楚知道政府不可能於短期內阻止病毒擴散,朝這個大方向分析,事情如何發展及帶來之影響便會清晰地活現眼前,應該要做的措施便可提早做了,對香港社會及經濟打擊便可減到最小。
肺炎擴散尚未完全得到控制,確保大眾之人命安全自然是政府現時首要的工作,然今次事件將為經濟帶來震盪,包括企業倒閉及裁員等,會增加香港財赤的危機,國際信貸評級機構或會調低香港之評級,炒家或會狙擊聯滙令港元利率抽升,這些都是將會出現的問題,希望政府及早綢繆,不要在事情發生時又顯得手足無措。
(本欄逢周一刊出)
冠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