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三步兵師上周六直闖巴格達市內,軍方輕描淡寫說遇到「零星但強烈的反抗」,報稱一人陣亡,但就大殺了敵軍二千至三千人。美軍表面摧枯拉朽,但上陣士兵都說,打城市巷戰是很可怕的一回事。
美軍上周六早上展開「滾雷行動」(OperationThunderRun),約六十輛坦克與「布雷德利」戰車從巴格達南沿向市內推進四十公里,途經工業區和住宅區,直到距離伊拉克總統侯賽因的指揮地堡三公里處才班師回朝,以展示「自出自入」的能力。行動歷時只三小時,士兵卻恍如隔世。
回到市外的巴格達國際機場,施瓦茨中校只記得四面八方而來的無數伊拉克士兵、火炮、裝了機關槍的貨車,耳中仍殘留火箭推進榴彈炮來襲的隆隆聲、子彈呼嘯聲和汽車爆炸聲:「這是三小時有組織的大混戰。」
危機四處,伊軍與民兵從街上、從樹叢、從天橋開火,也駕汽車和消防車迎面撞來。一名美軍坦克指揮官坐在天窗上,炮彈在他面前爆炸。他死了,至少六名美軍受傷,一輛坦克遭擊毀,其他坦克和戰車亦滿是彈痕。
美軍槍手艾埃洛所乘的坦克中了榴彈炮,發炮的伊拉克男子是沒有雙腿的,隨即死在機關槍還擊下。艾埃洛說他槍開個不停,但伊軍混在平民中,令他很難開火。經過無休止的殺戮和破壞,裝甲車司機金尼遜只看到「路邊卧滿了人,我數不出有多少」。死傷的伊拉克人不少是平民。
漫長的血路,卻只是美軍牛刀小試。戰車隊員沙法蘭斯基坦言:「我們不想在市內戰鬥。如果軍方高層想我們逐家逐戶打,我們需要很多很多兵員。」
同一時間,從東南面向巴格達推進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於市郊一處濕地用刺刀與志願助伊軍的阿拉伯戰士戰鬥。他們上周五已在巴格達市郊人口稠密處初嘗巷戰的恐怖。
那天早上,海軍陸戰隊先頭部隊一輛M1A1坦克在公路遭伊軍導彈擊中,接着演變成整個地區的街頭戰鬥,三名美兵遭近距離射殺。美軍指有狙擊手在附近放冷槍,戰況稍緩就開始逐戶搜索。醫護兵史密斯那天忙個不停。他的救護車也遭伏擊,一枚子彈打穿了車前擋風玻璃窗,打傷司機的手;史密斯將他拉開,司機另一隻手也中槍。到他救治傷兵時,忽覺自己胸口中槍,幸有防彈衣擋着,但也穿了個大洞。他險死還生,繼續為受槍傷的同袍注射嗎啡。
美軍地面部隊進軍巴格達,之前有一既定模式──敵軍一來就先召回戰機空襲,再派坦克猛轟,最後才出動步兵收拾殘兵;但在這城市邊緣的橫街窄巷,空中力量和坦克再也不能大派用場,惟有靠步兵肉搏。
一個步兵連的副連長比尼克說:「通常我們推進時,轟炸機和坦克已處理掉大部份事情,但現在這裏所有工作都要我們包辦,真的很可怕。」
巷戰不易打也在於敵暗我明。海軍陸戰隊另一支分隊,上周五得知一群伊拉克突擊隊員,匿藏在巴格達東南面二十四公里的薩爾曼帕克,分隊作地氈式搜索,卻一無所得。
快速推進也帶來補給問題。海軍陸戰隊第一師第五團第一營,三日三夜追擊共和國衞隊尼達師,上周六追至巴格達以外六公里處,發現食水差不多耗盡,不得已要動用預留應付化武的緊急儲水。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