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須珍惜眼前莫計較得失

陸叔理財:須珍惜眼前莫計較得失

就以「半杯水」的道理為例,悲觀的人會概歎只得半杯水,而積極的人卻會懂惜福,慶幸還有半杯水可以飲用。

上周收到一個極壞的消息,就是一位我當年的大學同窗自尋短見(並非那位著名歌手)。雖然到目前為止,其親朋都不知他為何尋死,但無論如何,他身邊的人都感到極度哀傷。
在我印象中,這位故友是非常樂天的。每次舊同學聚會只要有他在場,總會引來笑聲處處。誰知現在卻陰陽相隔……
很多時候,每個人做每件事都有其原因,外人實在難以了解。在當事人而言,可能是一種解脫,但事實上,當他走到另一個世界,又是否代表難題就可以解決呢?
可能大家會覺得,大部份選擇「不歸路」的人,都是特別執着。但我個人認為,「執着」本身並非壞事,因為適當的執着,做人處事可能更有再改善的空間。問題是我們如何在程度及角度上掌握得宜?不知是否過慣了豐衣足食的生活,我們會特別對一下子的「失去」特別執着,只要再想歪一點,負面後果便油然而生。其實,於現在的逆境中,我們更應該執着於「擁有」,而非「失去」。就以「半杯水」的道理為例,悲觀的人會概歎只得半杯水,而積極的人卻會懂惜福,慶幸還有半杯水可以飲用。所以很多時候,喜與悲在乎一念之差,最終取決於觀點與角度。好像每當投資者決定要止蝕時,內心總會十五十六,因為他們會着眼於止蝕後的「損失」。但若從正面角度來看,只要願意立即止蝕,便能夠保留實力,爭取日後東山再起的機會。

不少人會認為,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令財富不斷增值。本質上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但若果太執着於回報的得失,往往反被財富的增減而牽動情緒,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所以,我時常建議投資者,千萬不要太過計較眼前得失。
無可否認,現時香港的環境真的較以前艱難,打工仔往往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要接受裁員減薪的事實,大家若果只着眼於被減薪金的幅度,自然會感到很難受。但如果從正面角度而言,大家仍然擁有工作,擁有一份薪金,較諸失業人士而言,是否已算幸運呢?我並不是要大家鬥慘,以緩和被抑壓的情緒,但以目前的經濟環境,我們可改變的實在不多。既然事實已定,為何不以一個較正面態度去接受呢?
人生的成與敗,未到「蓋棺」一刻,都難以「定論」,這正是人生最精采之處。所以,若果遇到挫折而選擇不歸路,無形中代表認輸。可能自己已走過人生的大半世道路,有時候覺得贏輸並不重要,但即使是輸,也要輸得有價值,切勿白白浪費生命。
大家可能會問,香港經濟何時會好轉?坦白說,我也不知道,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與香港人積極面對共勉之!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