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互聯網無辜播謠言

傳訊四圍炳:互聯網無辜播謠言

非典型肺炎肆虐香港,市民惶惶不可終日,政府高官們則一頭煙,大家其實已經為財赤和疲不能興的經濟擔心不已,現在一場瘟疫更是雪上加霜,零售業和旅遊業大受影響不在話下,連累出口商到外國參展也受阻。財爺大拋西洋書包的一句「這是最壞的時候」,可謂一語成讖。

濫發訊息錯用網
由於政府和醫學界對這種肺炎的認識尚淺,未能讓市民接收權威的訊息。在人心虛怯下,大家已經抓不住何謂事實真相,對外來訊息也半信半疑,小道流言不脛而走。日前,某少年用簡單電腦的拼湊剪貼方式,仿製【X報專訊】的網頁格式,透過新聞組發散「香港已經成為疫埠」消息,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此外,相信大家跟筆者一樣,在過去一周收到大量朋友轉寄的電郵,一時是治療肺炎的中外良方、一時有來自威爾斯醫院8A病房的秘聞、一時還有來自廣州市的疫情最新情況……
這位將香港變成「疫埠」的少年,玩笑開得太大,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製造了公眾恐慌,行為毫不光采。這些不請自來的電郵消息,筆者發現它們並不是全屬流言,部份有關威院的情況和廣州的疫情,後來皆被證明屬實。
互聯網是雙面刃,它可以快速地傳送事實,也能迅速地把假消息擴散,這是政府也監管不了的言論自由,依賴大眾的自律來避免濫用。大家應珍惜這片樂土,以免被濫用而遭破壞,令我們少了一處可自由發聲的地方。

網上教學剋病毒
談談另一話題。由於中小學校和大專院校停課關係,為免學生的教學進度受損,不少人提出採用網上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足不出戶而繼續學業,據報載至少有兩間大學發起設立網上教學平台,協助學生在家中學習。
學生能夠「虛擬」上課,免受病毒感染之危險,令網上教學成為這場瘟疫的題外話,也使筆者想起近日讀到一本名為《OntheInternet》的小書,作者是美國柏克萊大學哲學教授HubertDreyfus,他對遙距教學的效用甚有保留,認為缺乏真實的投入感和實地的感覺,令學生只是虛擬的存在(telepresense),難以吸取知識的精要。

虛擬授業宜初階
他進一步指出,遙距教學只適合學生學習一般性的初階知識,卻難以把學生培養成為專家,更遑論可在該知識領域中再生產新知識的專才。
當大家運用科技時,大都集中它帶來功能上的優點,以及換來了多少效益等等。不過,在考慮科技在功能上的好處時,成效和質量也同樣重要,尤其是處理涉及人的事業──例如教育。
畢竟,人不是機器,人的質素難以用成本效益計算的。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